•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一条河、一艘船、一辈子 福安下坪仔村村民讲述26年摆渡故事
  • 一条河、一艘船、一辈子 福安下坪仔村村民讲述26年摆渡故事

    时间:2018-08-21 19:00:43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8月2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7日5时43分,太阳已泛出炙热的光芒,记者来到福安上白石镇财洪村渡口时,下坪仔村的村民陈锦华和他的小木船已静静地等在河边。

      50多岁的陈锦华用满是老茧的双手费劲地按住船舷,尽可能稳住小船让记者上船。陈锦华说:“凌晨5点送村民过来看病,就没返回。全村只有一艘铁皮船和一艘木船,不巧铁皮船正在修理,今天只能坐手摇木船了,人少的时候,我们一般也只开木船。”

      待记者坐稳,陈锦华解开缆绳、抽起竹竿,再把竹竿撑在岸边,轻轻一用力,船划进河里。穿着灰白色长袖T恤、戴着斗笠的陈锦华让人感觉很质朴。虽长期“隐藏”在斗笠下,历经风吹雨打的脸庞还是被太阳烤成古铜色,笑起来脸上皱纹清晰可见。他双手摇桨,在河水哗啦啦的声响中,向记者讲述他的摆渡故事。

      从做摆渡人开始,就没离开过交溪河、离开过船

      下坪仔村有100多户400多人,每天都要靠渡船出行。

      “赶集的日子小船从早上4点就忙个不停,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陈锦华说,“自有村落以来,河上就没有桥梁。他和村里的几个好兄弟20多岁开始摆渡生涯,在船桨日复一日的吱呀声里,迎来朝阳送走夕阳,一干就是26年。”

      从最初的小木船到现在的铁皮船,河上划桨的哗哗声变成马达的突突声,陈锦华也从青春少年变成年过半百的老船工。

      “哪怕只有一个人过河,他也会跑一趟。”一起过渡的村民陈丽平告诉记者,前几年村里有了四季都可采摘果蔬的生态农庄,有游客来了,陈锦华就把家搬到河边,方便村民随时能找到他,而游客只需在对岸喊一声。

      以前只有木船,前两年村里买了有棚子的铁船,没乘客的时候,陈锦华就在船上“猫”一会儿。无论是风雨天还是寒冬酷暑,村民总能在盈盈一水间看到他摆渡的身影,就连除夕也不曾停歇。每天在船上的时间超过15个小时,从做摆渡人开始,陈锦华就没有离开过交溪河、离开过船。

      不希望休息,一休息村民就出不了村,孩子也没法上学

      船到河中间,记者看见下坪仔村陆续有村民挑着担子在岸边等船。

      陈锦华加快了摇桨的速度,呼吸越来越重,脸上的汗水成线地往下淌。

      3米、2米、1米,停船、靠岸、搭板……船停稳后,陈锦华在船舷和岸坡之间搭上一块厚木板,用脚使劲踩了两下,确定稳当后,招呼记者和几位村民下船。这样的动作,他每天要重复上百次。

      陈锦华看了看岸上的7副担子和11位村民说:“一趟走不完,分两趟吧。”

      记者这回没有上船,在岸边的树荫下等着,其间不断有村民挑着担子来到岸边。

      10时57分,陈锦华已将村民全部运送过河。他将船靠稳,拿起一个装满水的大号可乐瓶,走到树荫下,拧开瓶盖咕咚咕咚地一口气灌下半瓶水。随后,脱掉如同刚从水里捞起来的T恤胡乱地擦把脸,使劲一拧,拧出的汗水哗啦啦砸到滚烫的地面,然后将T恤铺在河石上。一会儿工夫,T恤已经半干。

      陈锦华这才开口道:“年龄不饶人,以前这样跑几趟真不算什么,现在几趟下来,就觉得心跳得厉害,上气不接下气。”

      “大家离不开这个渡口。”陈锦华语气有些无奈,“渡船是我们村民的生命通道。村里没有商店、学校、医院,还有不少村民的田地、山林在河对岸,出门耕作必经这个渡口。”

      下坪仔村民都靠陈锦华的渡船出行。每天迎来送往的村民有200多人次,遇到大暴雨天,船过不了河,陈锦华会全天休息。“但我不希望休息,一休息就说明村民都出不了村,就连孩子都没法上学。每年会有三四次,因为下大雨,孩子们不得不停课几天,一年下来,会因此停课十几天,这样不好。”

      希望发展旅游业,渡船改游船,载游客领略两岸风光

      “这么热的天在河道上工作,确实很辛苦。”记者说。

      “这么多年习惯了,无非多流汗。”陈锦华笑道,“都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划船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热不过船上、冷不过船上。”

      陈锦华说:“夏天要多准备一块布,时不时把布浸泡一下水,放在踩脚的地方,不然时间久了脚底会起泡。冬天寒风打在脸上像刀割过一般,耳朵、手脚年年长冻疮。”

      陈锦华告诉记者,等开学了,每天早、晚有两个过渡的高峰,他要往返十几趟接送上学的孩子们。“到处都在发展,我们村却没有变化。村民都盼着‘渡改桥’,不知道能不能实现。”说着话,陈锦华突然抓起没干透的T恤套上,甩开步子往船上跑去,记者看向对岸,才发现有人要过河。

      记者赶紧跟上,待坐稳,陈锦华划着船慢慢驶向对岸。烈日照在水面上,泛着刺眼的白光,晃得人睁不开眼。一阵阵热浪打在脸上,竟没有一丝河水的凉意。陈锦华似乎感觉不到这一切,眼睛盯着前方,认真地划着船。

      陈锦华摆渡时会时不时往河道远处眺望。他说,他和几个兄弟除了开渡船,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就是“救人”。每到暑期,有些小孩喜欢结伴到河边玩耍,渡口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只要发现有人溺水,他们就会奋不顾身地下河救人。

      陈锦华说,如果真的有一天架桥了,他也不会离开渡船,也舍不得离开渡船。最好是发展旅游业,这样他的渡船能载着游客领略交溪河风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