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泉州金鱼巷:“飞天”名匠育出航天专家 清末进士兴办新式公学
  • 泉州金鱼巷:“飞天”名匠育出航天专家 清末进士兴办新式公学

    时间:2018-09-15 18:22:21  来源:东南早报  作者:

    台海网9月14日讯 据东南早报报道,访古巷深宅,忆望族往事。

    金鱼巷被濠沟墘分成东西两段。跨过濠沟墘的车水马龙,略显冷清的金鱼巷西段,仿佛把红尘的喧嚣隔绝在外。短短大约200米的小巷,一座挨着一座的名人故居,见证的是小巷曾经的辉煌,印刻的是泉郡城中的望族记忆,彰显的是古城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邻里亲切地聚在巷中闲话家常,小巷静谧而安宁。

    沿着小巷一路向西,在巷口斑驳的土墙后,邂逅56号“种福居”,或许你会暗暗钦佩富贵不忘桑梓、甘于退隐而居的华侨黄天机;再往前,清代泉州著名诗人丁炜的府第及其后花园“迥园”远近闻名;金鱼巷84号吴桂生故居,在窄巷天井里,拾遗清朝最后一科进士、近代泉州创办新式教学先驱者吴桂生刻苦求学的传奇;在金鱼巷130号和140号的“火敷局蒋”古厝,寻访明末一代贤臣蒋德璟的史迹;在巷尾144号,领略泉州近现代杰出建筑大师傅维早的设计风格,凝视大师生前钟爱的“飞天”雕刻,感受大师及其儿子、中国航天专家傅轶青的拼搏和励志……看着故居前悬挂的一方方匾额,令人不禁遥想当年,生发出小巷人才济济、群贤聚集的感慨。

    金鱼巷西段,还有两座横跨在小巷上空的天桥,据传天桥曾是连通旁边政府机关和员工宿舍间的空中通道。如今,天桥早已失去通行功能,却被完好地保留下来,成为小巷一大特色。

    邻里亲切地聚在巷中闲话家常,小巷静谧而安宁。

    走在青石板上,轻抚出砖入石墙,看岁月在一座座名人故居,刻下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痕迹,还有邻里亲切地聚在巷中闲话家常,小巷静谧而安宁。从金鱼巷西段走过,穿越了多少旧时的光阴?

    “飞天”名匠育出航天专家 清末进士兴办新式公学

    (黄玲/绘)

    金鱼巷144号

    “飞天”罕见藏故居 “早司”故事广流传

    金鱼巷的深处,立着一座坊间有名的傅维早故居。这座由泉州近现代杰出建筑大师傅维早一手设计并建造起来的古大厝,前有石埕,后有花园,最令人称道的是还有“飞天仕女”藏屋檐,为泉州民居所罕见。

    如今,这座名人故居纵然铅华洗尽,仍有光芒内蕴。而人称“早司”“草司”的傅维早,虽未读过书,但他的成长故事不仅励志,而且带有几分传奇色彩。

    穿过朱红木门,走进“飞天”名匠的建筑传奇。

    昔日“飞天”失颜色 巧手修缮今“回春”

    走过朱红木门,傅维早故居的石埕里绿意葱茏,78岁的傅子平正在修剪花草植株,他是傅维早的长孙。

    “古厝正在修缮,屋顶的瓦片和厅堂的梁木换了不少。”傅子平说,20世纪初期,祖父设计建造了两进三间张古大厝,老房带双护厝,内部建筑构式独特,南面围墙辟有凹式偏大门。

    然而,由于年久失修,一侧护厝已破损严重,东西大房已不再住人,另一侧护厝则于上世纪90年代被拆掉,盖起了新式楼房。如今,傅子平的弟弟傅子伟就住在楼房里。

    穿过庭院,踏入天井,一眼望去,内檐雕刻有四尊“飞天仕女”。“这些飞天与泉州开元寺的飞天是一模一样的,祖父曾参与修缮开元寺,对飞天雕刻可谓了如指掌又情有独钟!”傅子平回忆,当年傅家大厝的飞天雕刻在泉州古建筑界颇为有名,很多文史专著给予极高评价,称“屋檐下的‘飞天仕女’乃绝世佳作,在古大厝中极为少见”。

    飞天木雕曾在“文革”期间被毁,失去了往日颜色。如今,经能工巧匠之手,四尊飞天终于“颜值回春”。

    一眼望去,庭院内檐上雕刻四尊“飞天仕女”。

    苦心钻研成大师 激励子孙续传奇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傅维早就拥有十多支施工队伍、18部电话。如此规模,在当时的泉州建筑界可谓仅此一家。

    1924年,傅维早受聘主持修复泉州开元寺和甘露戒坛、功德堂、尊胜院;1925年,修缮东塔与西塔;1926年夏,华侨李功藏捐资修复泉州府文庙,傅维早受聘主持修复文庙大成殿、魁星楼和宫门楼;1927年,承建培元中学“安礼逊图书楼”……虽然没上过学,但傅维早靠着拼搏努力,成为泉州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大师。他主持承建的建筑至今仍为人所称道。

    傅维早的拼搏精神也激励、滋养着傅家子孙。在众多儿孙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他的儿子、中国航天专家傅轶青。今年86周岁的傅轶青,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之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钱学森院长的领导下参加建院。他与新中国火箭研究相伴近半个世纪,参与研制了火箭等,获得众多国家级荣誉。

    机缘踏上建筑路 一朝声名传闽南

    后花园中,有专门用来摆放盆栽的“花架子”,简约大方;厅堂上,原本悬挂有华侨李功藏所馈赠的木制匾额,中间大书“艺通于道”……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古厝,凝聚的是建造者的心血和智慧,传承的是傅家一门的荣耀。

    时针回拨至清末的1884年,傅维早在南安出生。9年后,他跟随父亲迁居厦门谋生,肩挑担子沿街叫卖葱菜糕果;到了11岁,他到工地上当小工、干零活。一次偶然巧遇,让他走上建筑之路。

    那一次,傅维早在厦门鼓浪屿时,帮助了英国基督教传教士罗利仁,两人成了忘年交。在传教士的牵线下,傅维早拜外国建筑师学艺,由于刻苦钻研,没多久他就得到洋师傅的赏识和认可,开始单独带班施工。洋师傅甚至推荐他参与鼓浪屿英美领事馆、英华书院等工程的建设。

    26岁时,傅维早回到泉州,开始他的建筑生涯。1910年,英国基督教会准备扩大泉州惠世医院和培元学校、培英女校的规模,经罗利仁推荐,教会聘请傅维早独自设计建设。后来,这两大工程风靡闽南,傅维早一时声名鹊起,从此泉州许多重要工程几乎全聘请他主持承建。

    这座三开间三落双护厝,厝内以小巷相隔。

    贰 金鱼巷84号

    旧时辉煌难复刻 进士兴学永流芳

    沿着金鱼巷,一路往西深入,一座门牌号为“84号”的古大厝,就是清光绪年间最后一科进士、近代泉州创办新式教育的先驱——吴桂生故居。

    历经百年风雨、世事变迁,吴宅大门紧闭,虽然规制依存,但整片故居已不复当初的雕梁画栋。穿行在故宅里的窄巷天井,寻访湮没于其间的掌故传说,令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与悠长。

    宅大曾拥连排厝 奇珍墨迹隐其间

    红砖瓦、青石板、石敢当、屋脊高翘……吴桂生故居里,处处可见闽南元素。这座三开间三落双护厝,厝内以小巷相隔,在一堵典型的出砖入石墙上,数十个“瓮仔”一字型列在墙头,令人印象深刻。

    “老泉州人唤这种罐体为‘瓮仔’或‘缸仔’,可盛粮食谷物,瓮仔也常用来腌制东西。”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许月才介绍。而长居吴宅的老蔡回忆道,这堵墙上的瓮仔,曾用来腌制蜜饯,如今放在墙头加高围墙,以作防盗之用。

    “吴桂生原来的住宅,规模很大,往西直抵花巷后面的乌暗巷,现存的那片龙眼林,曾经也属于吴宅范围。”泉州师院客座教授林坚璋说,林家与吴家是世交,两家人交情颇深,他小时候经常到吴宅玩耍,当时吴宅有好几座并排的古厝,都是祖上留下来的。

    林坚璋说,吴桂生育有四子,大儿子曾在泉州七中任教,二儿子吴大璋喜好收藏古董和字画。相传“文革”期间,吴家宅第里曾被搜出宋代版《淳化阁帖》,“这可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价值连城!”

    刻苦自学中进士 辞官回乡兴教育

    关于吴桂生的记载比比皆是。这位清光绪最后一科进士,原籍南安丰州,不仅尤为擅长诗歌,而且还是晋江府官办中学堂的创办者,堪称泉州近代教育家。

    吴桂生出生于1868年,15岁时到市区胭脂巷一家杂货店当学徒,由于夜晚在作坊点油灯读书遭责骂,他愤而回家,刻苦自学。后来,在进士傅国英的帮助下,他的学问大有长进。清光绪三十年(1904),吴桂生在会试中高中进士,被聘为清源书院山长,但赴京任“内阁中书”一职时,因目睹朝政腐败,慨然辞官。

    1911年,吴桂生回到家乡泉州后,先后创办了光中中学、嘉福职业学校,还曾担任过丰州南安中学、泉州昭昧国学的校长。热衷公益的他,曾屡次申请减轻侨区群众的田赋负担,被推举为花桥善举公所、开元慈儿院、温陵养老院董事。

    吴桂生也是泉州著名爱国诗人,他写就的诗歌《泉俗激刺篇》《蕃薯杂咏》《抗敌歌》等,针砭时弊,关切劳苦,在诗歌中寄予光复之志。

    曾经颇具规模的蒋厝,也不复昔日繁荣。

    叁 金鱼巷140号

    “福蒋世居”关刀埕 贤臣后裔“学林苑”

    敲开古朴的木门,走进140号的蒋氏古厝,这里曾是明朝一代贤臣蒋德璟及其后裔的府第。

    88岁的张阿婆,自从23岁嫁入蒋家后,一直生活于此,她对古厝一砖一瓦饱含深情。张阿婆说,这是一座两进古大厝,面积约300平方米,至今有两三百年历史。

    蒋家是泉郡城内有名的望族。据记载,明洪武年间,蒋氏先祖蒋旺,在晋江金井镇福全村开基,此后子孙迁入泉州郡城,并定居古城西街。到了明末,蒋氏走出一代著名政治家、明朝内阁首辅蒋德璟。

    蒋德璟(1593-1646年)是明末大名鼎鼎的贤臣。明天启年间,蒋德璟高中进士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等职。这位官阶相当于副总理、政治局常委的明末著名政治家,为人正直,举贤安邦,政绩斐然,也以博学强识闻名。

    长居于此的张阿婆,对古厝一砖一瓦饱含深情。

    明末之时,人丁兴旺的蒋氏,在西街的居处已无法容纳更多族人。于是,蒋家在城内真济铺新路埕,购得“火敷局”旧址,兴建一座四进五开间府第,大门匾额高悬“福蒋世居”,人称“火敷局蒋”。蒋德璟府第所在地,坊间称之为“关刀埕”。

    清康熙年间,蒋德璟的裔孙蒋天然,向朱氏买下其在新路埕东段南侧的宅第和花苑。自此,邻近子弟大多聚集在花苑中习武,而每年祭祀孔子的乐生,亦在此集训预演,因此此处被称为“学林苑”。该苑因蒋氏所居,后人改称“学林苑蒋”。

    当时,“火敷局蒋”和“学林苑蒋”之间,留有一条火巷,平时作为共同出入的通道。在长度不足200米的新路埕,这两座蒋氏府第竟占了一半,可见其规模之大。然而,1949年以后,“火敷局蒋”和“学林苑蒋”先后被泉州市商业局、市供销社和市粮食局征用,至今两处均成遗址,只余几户蒋家人,安居金鱼巷的关刀埕和古树下。

    推开种福居铁门,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古厝石埕,各种盆景摆放墙角。

    肆 金鱼巷56号

    “种福居”内楹联多 华侨富贵不忘桑梓

    在金鱼巷西侧的巷口,一堵斑驳裸露的黄土墙内,隐藏着一座保存完好、生活气息浓郁的闽南古厝,这就是“种福居”所在地。

    “种福居”为南安码头内洋人、菲律宾华侨黄天机(又名黄永勉、黄寿余)的古厝。黄天机,因躲避匪患迁居泉州城内金鱼巷,他一生乐善好施、富贵不忘桑梓,曾捐资修缮开元寺西塔。

    巷内藏古大厝 主人自创多副楹联

    一堵高高的围墙,也未能围住“种福居”古厝的燕脊翘天。推开铁门,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古厝石埕,各种盆景摆放墙角,一方写有“恩荣”的明朝石刻,静静立于盆栽边。

    古厝为三进两落的建筑,已有近百年历史。跨过石埕,大门上阴刻的对联书香味浓厚,只见上联书“种福深为来日计”,下联刻着“福田赖有寸心耕”,横批“种福居”。厝内类似的楹联颇多,如“善人多贤子孙 胜地有佳山水”,有些诗句字迹虽已模糊,但读来像是面对一位隐居的雅士。

    古厝屋檐多有泥塑雕刻,厝内有个天井,闽南红砖和南洋花砖铺就的地板,让古厝演绎着多彩风情。大厅内雕花精致的家具,似在向来客诉说那缕充满繁华云烟的岁月。

    今年70岁的朱锡琼阿姨是黄家媳妇。她说,“种福居”是祖父黄天机所建,祖父虽是商人,也是个文化人,院内楹联大多是祖父自创。

    大门上阴刻的对联书香味浓厚。

    为躲避土匪 先人金鱼巷起大厝

    朱阿姨说,他们是菲律宾华侨,祖籍南安。祖父黄天机在菲律宾的生意做得很大,码头等很多行业都有涉及。祖父那辈在南安有4座大厝,厝前有5根旗杆石,显示着家族的显赫。

    “在那个特殊时期,由于富有,黄家人在南安常被土匪骚扰,祖父觉得在当地无法久居,就另找地方盖房。”朱阿姨说,民国26年,祖父在泉州金鱼巷买了地盖起这座大厝。大厝很气派,有护厝、前后两古井、两层小楼,还有一大块空地种着龙眼树。“地板的花砖,都是当时专门从菲律宾运回来的。”

    上世纪60年代,朱阿姨嫁进黄家时,大厝还很新,当时亲朋好友看了都羡慕不已。如今,她在古厝里已经住了50多年,儿子们也跟着她居住在此。

    富贵不忘桑梓 捐资修缮开元寺西塔

    “富贵不忘桑梓情,开元寺西塔修缮时,热心公益的祖父捐款助力,如今西塔内的捐赠芳名录石碑上,还能找到‘黄天机’的名字。”朱阿姨说,黄机天是紫云黄氏后代,先祖黄守恭平时扶贫济困,一生乐善好施,最广为流传的事迹是献桑园宅第建开元寺。受先祖影响,黄家子孙大多热心公益,黄天机曾三次出资,帮助祖籍南安的黄奕住下南洋,后来黄奕住成为数一数二的大银行家,是有名的爱国华侨企业家。

    黄天机育有四子,分别在厦门、泉州、南安、菲律宾居住。朱阿姨的公公排行老三,她的几个伯父,有的在香港、新加坡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新加坡的伯父,响应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组织华侨千百万,复兴中华一条心”的号召,毅然回国参加抗战,年仅20多岁就牺牲在战场上。

    朱阿姨说,抗战时期,家族开始没落,生意慢慢萧条,黄家不复往日的繁荣。上世纪60年代,因生活压力所迫,古厝的护厝和那座两层小洋楼先后被卖掉,如今的“种福居”只剩约500平方米。

    伍 金鱼巷54号

    买来护厝精心护 吕家“陋庐”添古色

    吕家的护厝保留原有古厝的特色

    “种福居”的护厝现为“金鱼巷54号”吕家人所有。探访当日,年近70岁的主人老吕刚午睡醒来,与老伴坐在天井边的走廊乘凉“话仙”。

    和主厝不一样,护厝10多米的走廊,分上下6个房间,有过水门、天井,石头、闽南红砖铺就的地板,“寿”字花砖窗。过水门楣上写有“陋庐”“和气”“百福”等字,厝内的一切都古色古香,置身其中,身心舒畅。

    “‘陋庐’是我后来写上去的,原来是‘静观’,其他的字或花卉都是原有的。”老吕说,他有个叔叔在印尼,因为这个叔叔的帮助,上世纪60年代,父亲花6000多元购得种福居的护厝,“那个年代一个店面才700多元,一个人的生活费也才8元左右。”

    吕家的护厝保留原有古厝的特色

    吕家人在护厝居住了半个多世纪,护厝的格局基本没变,只是有些地方缺了或旧了做些修补。老吕的老伴说,没有改变,才最原汁原味,才能品味到古厝的美。原先有朋友说没上色的木板不好看,建议喷漆,他们就喷了一堵试试,结果发现不好看,就给弄掉了。

    护厝内原有的特色,让老吕夫妻很喜欢,而院子里的那些树、花等盆景则为他们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茶余饭后,两口子就会在院子里浇浇花、除除草。院中那株“夜合花”自他们购房时就有了,以前就三根树枝,渐渐长出了好多枝,虽然杆子很瘦,但开的花很漂亮,还散发出淡淡香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