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探索职教人才供给的福建样板
  • 探索职教人才供给的福建样板

    时间:2018-11-10 17:45:52  来源:台海网  作者:

      老师指导汽修专业学生拆卸发动机。

      老师与学生一起建立网络数据中心。

      台海网11月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将技能大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主导与企业支持的内部质量管理循环,确保教育核心能力目标充分实现,学生受益,也使师资培训“与时俱进”。以学校为“核心”,实施工学结合项目教学;以名企业为“核心”,把学校办到企业,将工学交替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安排在企业现场,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探索“一带一路”国际化职教发展新路径,积极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将福建特色的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带到非洲。

      2日,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荣获提名奖,全国获奖的高职院校仅有两所,标志着福建职业教育人才供给质量和办学模式得到了专家同行的认可。

      “作为国家示范校和‘福建版二元制’策源校,发挥百年船政的品牌效应,推动产教融合、国际合作、院校治理、质量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就是想为职业教育提供典型和福建样本,使学院成为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高地。”学院党委书记张海明说。

      赛教融合

      技能大赛纳入课程教学

      在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获奖人数居全国第4位,一等奖人数居全国第8位;获奖成绩已经连续五年居福建省第一。

      学院近十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到99%以上,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比交通类院校高2个百分点,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等多个指标比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高近10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坚持赛教融合创新模式,将技能大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长效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建。连续两年获得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一等奖。“我们显示了良好的综合应用能力、职业素养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参赛指导教师郑瑾这样分析赛事表现。

      这一切源自日常教学过程的训练和积累。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打破以知识传授为特征的学科课程体系,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将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教学竞赛的方式融入教学里,“在平时学习中,老师会特别注重项目制学习的训练。我们以项目小组形式承接一项总任务,划分模块让团队成员实现不同功能,最终满足需求”。

      用人企业用实际行动为人才质量打CALL。“去年福建一家企业为一个学长特设岗位,虚位半年等他毕业。”学生吴林玮说道,“今年也有企业伸出了橄榄枝。”

      毕业前就被预定的情况,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各专业中均成为常态。2016年起,电子信息系与福建中锐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采取“1.50.51”学制,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由学校完成1.5年教学进程,中锐派出一线工程师配合完成0.5年的核心专业课教学,最后在企业完成1年顶岗实训。

      “全程引进公司实训课程体系,教学中全部使用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和工作流程。”企业兼职导师杨龙龙说,“毕业生完全可以做到毕业就上岗,入职就能进项目组。过去两届毕业生得到关联企业的认可,技能熟练、上手快,职业素养高。”

      “学校主导、企业支持的内部质量管理循环,确保核心能力目标充分实现。不仅学生受益,而且师资培训也能‘与时俱进’。例如VR专业我们就和网龙联合,利用暑假进行集中培训。”电子信息系副主任黄金凤介绍。

      通过带比赛,专业教师也积极融入,加强对行业新技能、职业技能标准的研究。由职教专家、专业群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队伍,通过备赛和参赛结果对应评价,反思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得失,反哺课程和教学。

      名企入校

      产业升级专业发展“同频”

      2017年11月6日,一汽-大众奥迪全国首家职业学校培训基地在学院正式落成。从30人的企业订单班开始,经过多年磨合,需求导向、产教融合的外部质量管理循环已经在汽车工程系成型,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定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关键在于校企联姻,汽车工程系提出了共赢理念,依托行业、引进名企,多向发力,与合作企业“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深度调研分析汽车企业岗位设置和结构状况,学院开展“前、后置式”二元制试点。一方面以学校为“核心”,实施工学结合项目教学;另一方面以名企业为“核心”,把学校办到企业,将工学交替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安排在企业现场,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学院汽车实训中心总面积93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1850万元。“所有的设备都是世界知名企业的一线设备。这台吊梁设备是全省高职院校最先进的,还有今年刚引进的电子检修设备。”系主任张荣贵介绍,如今系里拥有奥迪职业学校、丰田T-TEP学校、长安福特实训基地等多家校企合作培训中心,还与建发集团、国贸集团等70多家省内外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做到“学做、校企、教研”多元融合,提高实训水平和效果。

      在奥迪职业学校,记者看到作业区和教学区合为一体,还有单独开辟的休息区,完全“再现”企业实境。“前厂后校,理论讲授后,直接就可以在旁边实训。有一线的设备,有真实的企业工单,通过循序渐进的工作岗位和生产任务安排,近六成的实训课程让学生提前实现了从‘初学者’到‘即战型人才’的转变,为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提供保障。”张荣贵说,借鉴奥迪、丰田等汽车厂家先进生产系统和职业技术培训体系,运用在教学改革中。“不仅课程内容与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同步,而且实训中心承载的优质技术资源可以辐射到专业所有学生。”

      借助名企,集“职业素质培养师、职业知识传授师、职业技能训练师”三项功能为一体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具有活力。“以往教师只能依靠社会培训,收费高、质量低。现在合作方企业主动培训,基本可以实现每位教师一年一次的专业培训。目前50多名的专任教师中近七成拥有不同等级的职业证书,承担为企业员工进行技术服务与培训的义务。这一过程让教师和行业发展不脱钩,与技术进步同频共振。”张荣贵说。

      除了学校常规考试,合作方企业还提供了各自体系的认证考核。由此,利用“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经济与创新能力和品牌对接能力”不同阶段能力培养平台,“七个二元”育人新模式,即校企二元主体、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校企二元管理、校企二元评价、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二元证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二元学制,打通了学校企业合作通道,实现高效、高质、精准的职业人才供给。近3年来,汽检专业共培养578名毕业生,就业率100%。

      适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学院还和北汽集团合作,启动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未来目标是构建起“覆盖前后市场、兼顾新旧能源、覆盖智能网联”的特色专业体系。

      学院院长陈锦辉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探索“一带一路”国际化职教发展新路径,积极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携手中航国际公司与肯尼亚等非洲多个国家合作,将福建特色的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带到非洲。目前第一批团队已赴肯尼亚开展“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教师培训项目”,开发课程资源7门。今年1月16日,孟加拉国船员培训班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开班,31名孟加拉籍学员完成了两个月的培训后,分别与我省船运企业签订了用工合同。这一合作项目获得了双方好评,也为缓解我省船员紧缺局面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