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时间:2017-09-02 16:39:54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

      台海网9月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主旨演讲中的这些话,八闽百姓感同身受:

      在宁德,他将脱贫作为工作主线,致力于摆脱贫困;

      在福州,他奋力推动本区域脱贫致富工作,着力开展山海协作,结对帮扶贫困地区;

      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期间,他紧抓扶贫不松手,以“脱贫致富奔小康”统揽全省农村工作;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筑起“闽宁一家亲”的坚固基石;

      到了中央以后,他依然挂念福建扶贫事业,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回望来时路。翻阅《摆脱贫困》一书,随处可见习近平对摆脱贫困路径的论述。

      扶贫先要扶志。习近平在宁德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不耻落后。他强调,人穷不能志短,更要振奋精神往前奔,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

      扶贫也要找准路子。“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确定本地经济发展的路子,要从中央和省里的总体部署,从全局工作的大背景、大前提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作用,因为“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保证”。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推动了多项找准穷根、着眼长远的创新举措落地:

      全面推进“造福工程”,挪穷窝、拔穷根,破解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难题。1997年开始,根据习近平的调研报告,省委、省政府把“茅草房改造”和“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列入“造福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福建最特殊最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

      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向规模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新一轮创业,促进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入,打下奔小康经济基础。

      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倡导并组织山海协作。建立山海协作联席会议制度,亲自出任会议召集人;推动省委出台进一步加快山区发展和进一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两个《决定》,促进山海联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省直单位定点扶持贫困乡镇,下派挂钩帮扶工作队,立足部门、行业优势,引进资金、人才、技术,搞好资源开发,发挥“外力”作用,构筑起大扶贫格局。

      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时间,无论在什么岗位,“摆脱贫困”“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选择和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这份“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情怀,让八闽儿女感念至今。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