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福建致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 福建致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时间:2017-09-04 20:49:59  来源:台海网  作者:

    “我要生命不止种果不停,报答习总书记的关心关怀”

    台海网9月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天高云淡,秋色宜人。

    8月31日上午,秋阳高照。长汀县策武镇策田村一处果场里,全国劳模赖木生正忙碌着,收获成熟的板栗,给油桃、芙蓉李等已收成的果树上肥。这样与山为伴的日子,他已走过36年。

    “一辈子都在山上忙,这是我的快乐。我要生命不止种果不停,报答习总书记的关心关怀。”穿行在一排排桃树中间,63岁的“种果大王”一脸幸福。

    赖木生是长汀县大同镇新民村人,1981年他把爱人的嫁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卖了100元,开始承包荒山种果树,到1994年已达150亩,果山收入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1995年,他在县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40万元在河田水土流失区种下500多亩板栗,带动村民发展万亩板栗基地。

    1999年11月2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到长汀考察水土保持工作,参观了他的果场。

    “看到满山的果树,习近平非常高兴,让我和他在果树前来了张合影,还鼓励我要继续发展,扩大规模,带领别人一起致富,治理水土流失。”赖木生说,当年底,他就从河田转战策武,在水土流失区承包700亩荒山种果。

    如今,赖木生位于策田的果场面临老化,地点也由最初的乡下融入城郊。近年来,一辈子种果的赖木生有了新动作:逐步改造自己打理的220多亩低产果园,果山上种起油奈、桑葚、山东大红桃、油桃、芙蓉李,果园里套种西瓜、花生、油茶等,还养了60多箱蜜蜂。

    “现在离城近了,我打算搞一个四季都有水果采摘的生态观光果园。”赖木生说,自己在山上干了快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策更惠民,有技术、有特长的人都可以发挥出来,大家都很满意,自己的干劲更足了。

    “滴水穿石,人一我十”,这是赖木生几十年来与水土流失战斗的真实写照。在整个长汀,以赖木生、马雪梅、黄金养、刘静美、赖春沐、兰林金、林慕洪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草根英雄”“当代愚公”前赴后继,在治山治水中站立成不屈的群雕,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让一片片过去的不毛之地重披新绿。

    “始终抱有感恩的心,做好这项造福群众的利民工程”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历史,有70多年的治理之路,但最为重要的是从2000年开始掀起的治理高潮。”曾担任过13年长汀县水土保持局局长的钟炳林,是个老水土治理工作者,也是长汀水土治理蝶变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世纪之交,习近平先后两次到长汀调研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钟炳林均陪同一旁。在此后连续10年里,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都被列入省为民办实事项目。

    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时刻,2011年12月10日和2012年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吹响长汀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的冲锋号。

    2013年9月,钟炳林调任龙岩市水土流失治理指挥部副总指挥,但工作地点还在长汀,工作重心还是水土治理。

    “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群众性的公益事业。政府做好主心骨,群众当好主人公。我们要始终抱有感恩的心,做好这项造福群众的利民工程。”现已退休的钟炳林深有感慨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往治理的基础上,长汀进一步践行、提升“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长汀经验”,以“进则全胜”为不竭动力,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五年来,国家在这里投入10.26亿元,组织实施生态建设项目113个。同时,创新机制体制,吸引1.5亿元民间资本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2015年底遥感调查,长汀水土流失面积从2012年底的45.12万亩下降到2015年的39.6万亩,水土流失率降为8.52%,在全省11个水土流失治理一、二类县中最低。全县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比2012年初减少2.87万亩,近70%的强度以上流失区得以明显减轻。河田、三洲、策武等严重水土流失乡镇由昔日的“火焰山”变成花果山。

    近年来,长汀新植、补植枫香、木荷、杜英等优良乡土阔叶林19.4万亩,占造林总面积的71.32%,林分结构明显改善,针叶林比例明显减少,群落向多样性、稳定性演替,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森林覆盖率由59.8%提高到79.8%……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长汀,已然成为中国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面旗帜和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去年,长汀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向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迈出坚实步伐。

    “牢记总书记嘱托,在更高起点上打造‘长汀经验’升级版”

    岸上绿树繁花,水面烟波浩渺,两只黑天鹅映衬出水面的灵动与静谧……清晨,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醒了。

    这个建于当年水土流失重灾区“火焰山”上的我省第四个国家湿地公园,自2014年11月开园以来,加上周边1万多亩的优质杨梅基地和古村落等景点,每年都能吸引游客30万人次左右,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策武镇南坑村,一排排农民别墅掩映在银杏树中。过去“山上没资源,人均八分田,砍柴卖草换油盐,养一头猪等过年”的情景,让村支书沈腾香不胜唏嘘。如今,通过发展百合、草莓种植等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南坑由以前的“难坑”变成富坑,成为远近闻名的“闽西银杏第一村”和全国文明村,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近1.4万元;

    四都镇同仁村,茂林修竹之下,是长汀元仕花卉专业合作社的260多亩兰花基地,一盆盆“长汀素”、建兰等兰花在原生态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合作社创始人廖炎士说,目前合作社已有成员112人,帮扶贫困户79人,社里的兰花供不应求,“林下种兰成本低,品质好,我们已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