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来自“福建粮仓”的故事
  • 来自“福建粮仓”的故事

    时间:2017-09-05 18:24:10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

      

    在浦城,很多农田都用上了无人机进行作业。

    务农也能致富

      台海网9月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9月3日,浦城县万安乡村头村,村民杨汉松在自家的农资店里忙着给顾客配送蔬菜种子。

      杨汉松对于种粮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在16年前就被充分肯定。2001年,按照国务院要求,福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改革意见出台之前,时任省长习近平决定到产粮区走走,听听粮农的真实想法和意见。被誉为“福建粮仓”的全国产粮大县浦城也是其中一站。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2001年7月4日,习总书记先到田里看过,才到我家里做客。详细询问了种粮和卖粮的情况后,他叮嘱我:要以粮为主,多种经营;科学种田,发展经济。”杨汉松说。

      杨汉松从小务农,35岁时到厦门打工,没想到,这一闯荡就是10年。“虽然赚了一些小钱,但是没有归属感。”

      杨汉松重新把视线投向了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当时国家非常重视粮食生产,我觉得这是一个机遇,便决定回家种粮。”经过几年发展,他采取租地、雇人打理的方式,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那年,杨汉松48岁,种了150亩水稻,是乡里乃至全县闻名的种粮大户。

      “感谢习总书记,是他让我在致富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他告诉记者,总书记当时的一席话让他受益颇多,明白了稳粮增收多种经营的道理。

      第二年,杨汉松在种粮之外,还在山上种了几十亩油茶。第三年,他开始种植丹桂,接着种葡萄、毛竹和酸枣,发展多种经营,走上了致富之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