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黑龙江新闻 > 评论:上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菜”
  • 评论:上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菜”

    时间:2017-04-10 20:22:5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盛轩

      一段时间,有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处于政府“大包大揽”、群众“积极响应”的状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自3月1日起开始实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将实现从行政性维护到法律保障的跨越,“政府端菜”正转变为“群众点菜”,群众的主动权与日俱增。鸡西市深入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贯彻实施,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促进“送文化”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

      上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菜”,应让菜谱更精,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与群众的“零距离”。公共文化服务不是填鸭式喂养,应该让群众说出自己的需要,只有让群众“点菜”,群众才能给公共文化服务“点赞”。要让群众点菜的渠道更灵活,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互联网+”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应用高科技已是一股潮流,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高新科技融合发展,建好数字文化馆,搭好服务云平台,让“互联网+”精准匹配供需,政府做到心中“有谱”,手中“有料”,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采用“超市化”供应、“菜单式”服务、“订单式”配送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多样化“专业定制”的文化产品和现代服务,让群众时刻感到公共文化服务就在身边,足不出门就能畅享。

      上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菜”,应让菜味更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接地气”。公共文化不单单是阳春白雪,不能曲高和寡。要“多一点家常味、多一点泥土气”,让不同区域的居民,可以体验到各种接地气的“地方菜”“特色菜”“招牌菜”。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凝聚“正能量”,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促进民风、乡风的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传递正能量。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增强“软实力”,充分挖掘放大本地历史、自然、人文资源,创新文化载体,发展文化产业,缓解公共文化资源的不足,以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上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菜”,应让菜码更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保民生”。要围绕标准化、均等化,采取文化服务“低保”措施,把公共文化建设中的短板补齐。公共文化设施既要建好还要用好,不能开张的时候热热闹闹、运营的时候冷冷清清,要唤醒“沉睡”状态的公共文化设施,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均等化不是平均化,更不是政府的“全能化”,而是根据社会结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避免一些农民工大量聚集的社区、城乡接合部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不足,成为“真空地带”,还要避免“大水漫灌”的供给方式导致文化资源配置错位,少数“送文化”可能带来的铺张浪费,保证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盛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