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黑龙江新闻 > “壮丽70年 振兴看鹤城”:龙江大工匠刘伯鸣操作中国最大锻造机
  • “壮丽70年 振兴看鹤城”:龙江大工匠刘伯鸣操作中国最大锻造机

    时间:2019-08-29 00:00: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东北网齐齐哈尔8月29日讯(记者陈显春)29日上午,“壮丽70年振兴看鹤城”---网络媒体走进齐齐哈尔大型宣传报道活动来到中国一重采访时了解到,一重职工刘伯鸣是中国最大的15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的操作者,他从事锻造29年,用匠心匠艺锻造大国重器,出色完成AP1000锥形筒体、水室封头、619吨核电常规岛转子等诸多超大、超难锻件的锻造任务,为中国一重在超大锻件制造作出了积极贡献。

    刘伯鸣操作锻造水压机。

    龙江大工匠刘伯鸣。

    核电大型锻件是世界公认的综合性能要求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产品之一。锥形筒体锻件是核电蒸发器中重要的部件,由于制造难度大,一直依赖进口。如何实现核电锻件全部国产化更是摆在所有锻造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接到锥形筒体锻造任务后,在完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刘伯鸣义无返顾,全身心投入技术攻关。无论是白班还是二班,他无时不在思考工艺参数、琢磨变形过程,回家后用面团模拟锥形筒体的变形过程。工作期间,他经常拉住技术人员反复讨论某些参数和可能的变形过程,有时候为了尽快解决一个关键点,他深夜两三点钟打电话和技术人员讨论模拟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刘伯鸣和技术人员前期大量工作,终于找到了锥形筒体锻造过程的关键控制点。采用刘伯鸣提出的关键点控制方法,锥形筒体在中国一重锻造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锻造技术的空白,也彻底打破了此类核电关键锻件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华龙一号”作为中国核电主打品牌,是我国唯一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产品。在“华龙一号”首批项目中,中国一重承制了所有3个项目6个机组的主要设备。其中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发器、主泵泵壳、主管道等高难度锻件的锻造重任落在了刘伯鸣的肩上。刘伯鸣很清楚这类关键核电锻件的制造难度。为了完成主泵泵壳锻造任务,从计算机数值模拟、制定工艺方案到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再到锻造过程中的加热方法、操作流程,他与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协同作战,依据已有的核电锻件技术基础和生产经验,不断完善基础工艺数据,攻克了各个环节的操作难关,圆满完成了“华龙一号”主泵泵壳锻件首件制造。

    刘伯鸣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兼任着劳模创新工作室组长。工作室创立之初,就形成了“突出劳模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全员参与技术创新氛围。他带领的团队也先后被评为“齐齐哈尔市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和“黑龙江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刘伯鸣二十多年的锻造生涯亮点频现,独创30多种锻造方法,开发30余项锻造技术,填补多项国内锻造空白。刘伯鸣也因此受到了中国一重和各级组织的多次表彰和奖励。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黑龙江省首届龙江大工匠、首席技师,省十二届劳动模范,黑龙江最美工作者。面对如此多的荣誉,刘伯鸣依然不改初心,更加热爱中国一重,水压机已融入他的灵魂和生命,他决心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共和国的锻造事业,为中国一重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业绩。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