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黑龙江新闻 > "路演北安"之红色旅游篇五:北安的"文艺范儿"
  • "路演北安"之红色旅游篇五:北安的"文艺范儿"

    时间:2017-08-19 16:23:29  来源:东北网  作者:赵亚东 王明菲 王原龙

      东北网8月19日讯(记者 赵亚东 王明菲 王原龙)新中国第一部宽荧幕电影是《老兵新传》;新中国第一部歌剧是《星星之火》。这两部电影都诞生在北安。

    《老兵新传》剧照。( 资料片)

      1957年冬,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组到通北机械农场拍摄著名作家李准创作的我国第一部宽屏立体声彩色故事片《老兵新传》外景。该电影以周光亚、梁军为原型,主要讲述战场上浴血厮杀的老兵们脱下军装拿起锄头,来到黑龙江开发北大荒的故事。

    《老兵新传》剧照。( 资料片)

      这部电影1959年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周获奖。

      北安,是这部电影的外景地,新中国第一部电影就诞生在这里。

    《老兵新传》剧照。( 资料片)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首歌曲传唱多年,经久不衰。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东北抗联斗争的歌剧《星星之火》的插曲。该剧以东北抗日联军艰苦主角的革命斗争为背景,歌颂了一支游击队和广大人民群众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歌颂了他们前仆后继、英勇斗争、星火必定可燎原的伟大气魄。

    1950年12月,鲁艺在哈尔滨演出歌剧《星星之火》。(资料片)

      1948年的冬天,时任省委机关警卫连副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的抗联老战士李敏见到了一位二十多岁的南方人侣朋,他手里拿着冯仲云同志的介绍信,介绍信上说:“这位是延安鲁艺学院的作家,来采访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请你们配合。”侣朋和李敏谈了七天就走了,李敏向他详细地讲了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侣朋回到沈阳,向塞克、李劫夫等介绍了采访的情况。

    李敏(左一)和李升(中)刘奎武合影。(资料片)

      1949年春,李劫夫和侣朋等人又一起开赴白山黑水深入生活,寻访抗联英雄的足迹,接触到了很多抗联老战士,特别是见到了被大家称为“抗联之父”的李升老人,被他的机智、乐观所感染,为他画了一幅速写。

      在沈阳以塞克为首成立了有晏甬、侣朋、胥树人、李劫夫参加,由侣朋执笔、李劫夫作曲的编剧创作组。他们几经研究剧本的结构分头进行创作。1950年12月,东北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剧团在哈尔滨首场演出了这部大型歌剧《星星之火》。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