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综合财经 > 报告:保理行业2016年业务量骤减四成 夹缝中寻突破求生存
  • 报告:保理行业2016年业务量骤减四成 夹缝中寻突破求生存

    时间:2017-12-09 17:34:43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

    中国网财经12月8日讯(记者 张晗)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京正式发布的《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自2012年商务部开展商业保理试点以来,中国商业保理注册企业数量、业务量和融资余额已连续四年实现成倍增长。

    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商业保理业务量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保融资余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16年末,全国已注册商业保理公司共计5584家,较2015年底的2767家增长了102%,是2012年底商务部开站商业保理试点当年已注册企业存量的61倍。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指出,虽然近些年保理业务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创新能力不足,保理产品有待丰富;二是银行内部贸易融资的政策红利减弱,中小企业保理融资难、融资贵有待进一步缓解;三是软硬件环境不够完善,特别是技术支撑的发展相对要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随着金融产品多载体、跨市场、跨行业传播更加频繁和迅速,保理行业始终在夹缝中寻突破求生存。保理专业委员会数据平台显示,2016年保理专业委员会全体成员单位保理业务量折合人民币1.7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07%。其中国内保理业务量1.2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99%。

    《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16)》发布。图片来源:中国网财经

    报告指出, 2016年,面对挑战与机遇的银行业加大对科技支持的投入,在原有业务基础上积极探索银行保理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在发展保理融资的方式上,以银行为主导的产业互联网生态圈,由银行牵头电子化平台建设,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并以平台沉淀数据,逐步开展大数据融资。

    目前国有五大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已经建成专业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提供在线的自助融资提款和现金管理等服务。

    “对于逆周期的综合信用服务的保理行业来说,未来发展前景仍十分广阔。”黄润中表示,银行业应当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深刻领会把握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不断创新业务模式,推动保理业务稳健发展。一是着眼全局,谋划布局,防控好金融风险;二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开拓保理业务市场新空间;三是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发展保理资产证券化;四是借助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融合之势,促进保理业务发展;五是善用金融科技,探索建立银行间跨行贸易金融交易平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