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0月14日讯(记者 张明江) 2022年公募基金三季报已开始发布,截至今日中银基金已发布旗下多只债券基金三季报,华富基金和汇安基金已发布数只权益类基金三季报。
市场4月份开始的一波反弹在三季度告一段落并再度进入结构性震荡行情中,热点板块轮换频繁,随着三季报陆续发布,基金经理三季度操作思路和四季度观点也相继出炉,已发布三季报的几位基金经理仍看好消费板块及能源板块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几位基金经理对消费领域投资机会并不悲观,汇安宜创量化精选混合基金经理柳预才认为,随着经济复苏,各类线下消费场景开始出现边际改善。其中政策支持,具备较强消费升级属性的智能汽车产业链,值得重点关注。
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基金经理龚炜、沈成在季报中表示,疫情影响仍将持续存在,对消费形成一定的压制,预计消费延续三季度的温和复苏趋势,投资也有望温和复苏,基建投资仍为主要拉动项,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房地产投资低迷的压力。金融形势方面,在三季度的总量和价格政策基础上,预计流动性环境仍将维持稳健略宽,新增信贷投放将继续稳步增长,企业融资成本维持下行,助力实体经济稳健运行,预计对金融市场形成一定支撑。
在旅游领域,华富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认为大家不必过于悲观,主要理由有两点:(1)人类的生存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在历史上出现过的众多疫情中人类都安然度过,那么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相信新冠疫情对我们的影响不是永久的而是暂时的,我们迟早能够战胜疫情。(2)在疫情期间,行业整体出现经营困难,旅游板块的不少细分行业在供给端开始逐渐出清,行业竞争格局得以改善,这对行业整体基本面带来了长期正面的影响。此外,从中短期来看,在精准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叠加各种消费刺激政策出台,出行需求有望加速释放,短途游、微度假将成为近期旅游首选,本地景区、乡村民宿、露营、夜游多创新型休闲旅游形式有望继续受热捧,相关细分行业上市公司有望受益。基于旅游行业长期的投资价值,以及我们对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和旅游行业竞争格局改善,整个旅游板块未来有望迎来困境反转,从而为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投资回报。
而能源领域依然是基金经理关注的重点,其中汇安宜创量化精选混合基金经理柳预才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能源/智能汽车处于巨大的增量市场,与新能源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显著,需求回补较快。其次,兼具低估值和高股息特征的煤炭板块。在“双碳”政策引导下,能源行业的中长期革新过程中,将会催生稳定的新旧能源转换的需求。而我国进口占比较高的石油和天然气存在不确定性,在供给侧改革后行业效率不断提升的煤炭板块,愈发体现出传统能源压舱石的作用。第三,支撑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硬科技板块,未来的高速增长红利值得把握。如国内需求巨大,供给却受制于地缘政治风险的芯片/半导体板块,自主创新、国产替代的潜力巨大;又如,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进程中,迎来高速发展的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等板块。这些领域的发展将反哺产学研的联合创新,进一步推动制造工艺、适配软件与实际生产的有机融合,着力提升我国智能制造的综合水平。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竞争力的优质公司将脱颖而出,受到更多青睐。
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基金经理龚炜、沈成在季报中表示,在国内“双碳”战略持续推进、海外能源价格显著上涨的背景下,新能源大部分细分行业均有望保持高景气,其中储能行业尤其亮眼。全球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而储能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然选择,未来储能的需求刚性有望进一步强化。除了抽水蓄能之外,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新型储能方兴未艾。电化学储能中,锂电池是当前的主流路线,钠电池、钒电池等新技术百花齐放。基于储能蓬勃发展的产业趋势,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均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推动储能的应用与发展。今年在俄乌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之下,欧洲传统能源价格系统性提升,刺激户用储能需求爆发;尽管欧盟对其能源价格进行政策干预,但安装户用储能仍具备较好的经济性,不改欧洲户用储能的需求景气。美国表前储能装机高增长,国内发电侧配储具备一定的强制性;今年四季度至明年,储能系统的诸多原材料成本将进入下降通道,储能项目的经济性有望显著改善,其中国内发电侧储能有望突破经济性拐点,迎来需求爆发。此外,便携式储能等产品将不断扩大应用场景,储能需求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全球电化学储能需求的复合增速有望超过 50%,需求景气具备较强的持续性;因此,本产品将重点配置储能行业,储能电池、储能逆变器、储能系统集成、核心零部件等环节,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同时,我们也积极关注各类转型储能的公司,识别并享受其储能业务的高成长。我们希望精选契合储能产业趋势的高质量、可持续增长品种,努力调整组合及仓位,为持有人创造更好的回报。
对于中小市值板块的投资机会,华富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认为,2016 年以来 A 股中小市值板块陷入了多年的低迷,以中证 500 和中证 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股持续表现不佳。对于这一现象,大家最普遍的看法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在存量经济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将呈现出强者恒强的特征,因此中小市值公司的投资价值将较为有限。对此我们的看法略显不同,首先我国经济体随着体量的增大增速出现一定放缓,但从全球经济体的视野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速仍然展示出较好的韧性。美国作为发达经济体,在过去一二十年间小盘股仍然录得非常不错的业绩表现,因此以我国经济进入存量时代论证小盘股表现不佳似乎不太能站得住脚;其次,如果把过去几年的小盘股的业绩表现进行拆分,可以发现小盘股表现不佳不在于业绩而是估值,整体来看这几年小市值公司的成长性并不差,小盘股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小盘股的市盈率水平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均值回归;再次,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复苏,小市值公司有望表现出更好的基本面弹性,在小市值公司估值回落至历史低位的情况下,小市值公司将具有非常好的投资性价比。最后,随着 A 股市场有效性的提升, Alpha 获取难度逐渐增大,相对而言中小市值公司数量多关注度低,在当中寻找定价失真的机会更为容易,是获取 Alpha 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