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综合财经 > 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报告: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总体优于主板
  • 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报告: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总体优于主板

    时间:2018-02-03 16:07:33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

      中国网财经2月2日讯(记者 张加茹)2月2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高端论坛,并发布《中国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报告(2017-2018)》(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 2017年A股上市公司质量平均得分63.63分,与上年基本持平,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总体质量优于主板,但主板上市公司中的高质量公司明显增加。汽车、电气设备、软件和医药等行业上市公司总体质量偏高。

      据介绍,《报告》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和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成的联合课题组出版,课题组运用自主开发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价。

      数据采集方面,《报告》主报告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公司金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跃文介绍,《报告》排除了上市不足三年的上市公司、ST公司和金融类公司,共收集到了2451家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包括主板1330家,中小板717家,创业板404家。在综合质量上,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分最高,为66.48分,中小板上市公司平均分为65.29分,主板上市公司平均分为61.88分。

      《报告》指出,2018年,前景尚不明朗的全球经济形势,为上市公司改善经营业绩增加了较大不确定性;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上市公司监管趋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机构投资者队伍持续壮大,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在股利政策、投资者保护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不能够积极作为,这成为制约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因素。

      《报告》同时认为,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期,上市公司总体上仍然掌握着发展主动权。十九大会议精神的迅速贯彻落实,股票市场上市、退市等基础性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将会积极推动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但依据中国股市的多年发展经验,上市公司质量同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投资者风险承受力以及股市文化等基础性因素密切相关,质量的提升有赖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因此它也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