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综合财经 > 华泰宏观:预测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万亿元
  • 华泰宏观:预测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万亿元

    时间:2018-02-03 16:07:38  来源:  作者:
    (原标题:【华泰李超宏观团队】1月经济数据预测――温和通胀可能是指导投资的主线)

    来源: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作者:华泰宏观 李超/宫飞/程强/朱洵

    温和通胀可能是指导2018全年投资的宏观主线

    我们认为温和通胀可能是指导2018全年投资的宏观主线,我们中性预计2018年通胀中枢可能温和上行到+2.5%。在年度策略报告《风起通胀,渐显宝藏》和持续发布的“风起通胀”系列报告中,我们都对通胀的温和上行趋势、及可能推动通胀上行的风险因素进行了重点提示,核心判断已得到初步验证。我们中性预计2018年油价和猪价可能呈现小幅正向共振,但同时油价也是最可能影响通胀超预期上行的风险因素之一。如果通胀快速上行,同时经济表现较强,央行存在上调官定基准利率的可能性。

    预计1月CPI同比+1.3% 从农业部监测的28种重点鲜菜价格高频数据表现来看,近期在寒冷天气的影响下,菜价环比涨幅较上月扩大,同比跌幅收窄明显。我们预计受高基数的影响,2018年1月鲜菜CPI同比增速可能继续维持为负,但由于去年2-4月的菜价基数较低,且2018年2月为春节月份,下个月鲜菜CPI同比可能转为正增长。我们认为环保限产对猪肉供给的负面影响可能有一定滞后性,我们维持上半年猪肉CPI同比跌幅温和收窄、同比最快到年中转正的预判。2018年1月为非春节月份,结合CPI历史季节性表现,我们预测1月CPI环比+0.5%、同比+1.3%。

    预计1月PPI同比+4.8% 从我们监测的中国煤炭价格指数、铁矿石价格指数、OPEC一揽子油价等表现来看,2018年1月份煤炭、原油、有色金属、化工等相关行业价格环比表现强于2017年12月,黑色金属相关价格环比弱于2017年12月份。我们预计2018年1月PPI环比涨幅+0.6%较2017年12月略回落、同比增速+4.8%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我们认为环保限产将持续对相关行业生产价格产生边际正向影响,周期股行情仍有持续性基础。尽管油价近期上涨较快,但从同比角度而言,当前的同比涨幅相比2017年初仍然较低,因而对PPI同比的正向拉动尚不明显。

    预计1月出口增速12%,进口增速16% 我们认为全球经济梯次复苏的步伐仍在继续,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计价效应和预期效应可能也会对出口增速有一定推高,我们预计按人民币计价1月份出口增速为12%。进口方面,全球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价格方面对进口提供支撑,然而人民币升值也部分抵消了这一价格因素,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国内需求在2018年不如2017年,叠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限产边际增量效应趋弱,进口增速相比2017年小幅回落,预计1月进口人民币计价增速在16%。

    预测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0亿元,M2增长8.8% 我们认为1月份金融信贷数据将会从去年12月份的低数据反弹。新年伊始信贷额度充足,为信贷数据留下反弹空间。同时我们认为金融去杠杆将继续维持高压态势,银行表外融资增速持续低于表内信贷增速也将会是常态,同时我们认为非标转贷将会持续。我们预测2018年1月份信贷新增规模为28000亿元,社融新增规模为30000亿元;我们认为,M2增速维持低位的概率较高,受到商业银行收缩股权及其他投资影响,M2在一季度难以大幅反弹,我们预测1月份的M2增速为8.8%,M1增速为15%。

    风险提示:经济走势低于预期,金融去杠杆进程超预期。

    温和通胀可能是指导2018全年投资的宏观主线

    2017年四季度GDP不变价同比增速+6.8%,持平2017Q3。在消费稳健增长、基建投资托底、进出口持续修复等逻辑支撑下,经济增速韧性较强,短期下行压力并不太大。就中期而言,我们认为受益于全球经济继续弱复苏,进出口可能持续迎来修复,但今年地产投资增速可能平缓回落,我们维持对2018全年GDP增速+6.7%的预测。

    我们认为温和通胀可能是指导2018全年投资的宏观主线,我们中性预计2018年通胀中枢可能温和上行到+2.5%。在年度策略报告《风起通胀,渐显宝藏》和持续发布的“风起通胀”系列报告中,我们都对通胀的温和上行趋势、及可能推动通胀上行的风险因素进行了重点提示,核心判断已得到初步验证。我们认为2018年油价和猪价可能呈现小幅正向共振,油价是通胀的重要上行风险因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我们预计2018年M2增速大概率在名义GDP之下。我们认为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取向仍然不变,央行对经济基本面的判断比市场乐观,2018年货币政策全面宽松的可能性较小,边际上仍是趋紧的。如果通胀压力明显体现,同时经济表现较强,央行存在上调官定基准利率的可能性。

    预计1月CPI同比+1.3%、PPI同比+4.8% 从农业部监测的猪肉、28种重点鲜菜、鲜果价格高频数据表现来看,截至1月30日,2018年1月份猪肉价格较上月环比上涨+1.3%;受天气寒冷对种植和运输的影响,农业部监测鲜菜价格环比较上月上涨+11.7%。但由于去年同期菜价和猪价的基数较高,鲜菜和猪肉价格同比仍然处于下跌,其中猪肉价格跌幅较上月小幅扩大,鲜菜价格同比跌幅收窄较为明显。2018年1月为非春节月份,结合CPI历史季节性表现,我们预测1月CPI环比+0.5%、同比+1.3%。

    近期在寒冷天气的影响下,菜价环比涨幅较上月明显扩大。我们预计受高基数的影响,2018年1月鲜菜CPI同比增速可能继续维持为负,但由于去年2-4月的菜价基数较低,且2018年2月为春节月份,下个月鲜菜CPI同比可能转为正增长。

    我们认为未来通胀最需关心猪价和油价两大变量。本轮猪价同比在2016年5月见顶、2017年6月见底,由于猪肉产量暂时未反映环保限产政策的冲击、同时猪粮比价仍处于盈利区间,猪价暂时没有大幅上涨动能。但我们认为环保限产对猪肉供给的负面影响可能有一定滞后性,我们维持上半年猪肉CPI同比跌幅温和收窄、同比最快到年中转正的预判。

    油价是2018年通胀重要的潜在影响变量,也是最可能影响通胀超预期上行的风险因素之一。根据我们的情景分析,如果2018年布伦特油价中枢超预期上行到75美元,CPI中枢可能将上移到+3%,而如果通胀快速上行的同时经济表现较强,可能将触发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对应收紧。

    从我们监测的中国煤炭价格指数、铁矿石价格指数、OPEC一揽子油价等表现来看,2018年1月份煤炭、原油、有色金属、化工等相关行业价格环比表现强于2017年12月,黑色金属相关价格环比弱于2017年12月份。我们预计2018年1月PPI环比涨幅+0.6%较2017年12月略回落、同比增速+4.8%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我们认为环保限产将持续对相关行业生产价格产生边际正向影响,周期股行情仍有持续性基础。尽管油价近期上涨较快,但从同比角度而言,当前的同比涨幅相比2017年初仍然较低,因而对PPI同比的正向拉动尚不明显。

    预计1月出口增速12%,进口增速16% 我们认为全球经济梯次复苏的步伐仍在继续,从美元疲弱的角度可以得到印证。1月各国经济仍维持弱复苏迹象,最新公布的欧元区、日本PMI数据仍然处于高景气区间,欧洲PMI为59.6,日本为54.4。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计价效应和预期效应可能也会对出口增速有一定推高,我们预计按人民币计价1月份出口同比增速为12%。进口方面,全球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价格方面对进口提供支撑,然而人民币升值也部分抵消了这一价格因素,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国内需求在2018年不如2017年,叠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限产边际增量效应趋弱,进口增速相比2017年小幅回落,预计1月份进口同比增速人民币计价在16%左右。综合来看,将维持进出口贸易继续向好的形势,预计贸易差额445亿美元,继续对GDP增速产生正向贡献。

    预测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0亿元,社融新增30000亿元,?M2增长8.8%,M1增速15% 我们认为1月份金融信贷数据将会从去年12月份的低数据反弹,主要原因是去年12月份的信贷增速较低是由于银行信贷额度不足造成的,商业银行在去年12月份积压较多的信贷需求,我们认为这些需求将会在今年的1月份充分释放。

    其次,我们认为从同比角度看,2017年的1月份信贷新增仅仅有2万亿,主要原因是2017年春节发生在1月,全月工作日较少因此造成了信贷新增不大,我们认为2018年1月份同比角度参考2016年1月更加合理(2016年1月份单月信贷新增2.5万亿)。同时我们认为金融去杠杆将继续维持高压态势,银行表外融资增速持续低于表内信贷增速也将会是常态,同时我们认为非标转贷将会持续。我们预测2018年1月份信贷新增规模为28000亿元,信贷增速可能高于13%,社融新增规模为30000亿元,社融增速为11.5%左右。

    我们认为,M2增速维持低位的概率较高,受到商业银行收缩股权及其他投资影响,M2在一季度难以大幅反弹,我们预测1月份的M2增速为8.8%,M1增速为15%。

    华泰宏观:预测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万亿元


    风险提示:经济走势低于预期,金融去杠杆进程超预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