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综合财经 > 省级及以下国地税合并 办税大厅会有何新变化?
  • 省级及以下国地税合并 办税大厅会有何新变化?

    时间:2018-03-17 15:34:28  来源:  作者:
    (原标题:省级及以下国地税合并 办税大厅会有何新变化?)

    省级及以下国地税合并 办税大厅会有何新变化?

    本报记者 张智 两会报道

    在同一个办税大厅,缴纳所有的税,此前只是“放管服”优化纳税环境的一环,但在3月之后,随着内部深度整合的开始,办税大厅的变化将变成国务院机构改革中重要的一环。

    3月13日,国务院公布的机构改革提出,要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这是时隔24年后将省级及以下国地税机构重新合并的重要改革。

    据了解,当初实行分税制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国税与地税混库。现在,中国大规模提升了信息化程度,尤其是各种实名制、编码、联网等,建立了名为金税工程的高科技管理系统,中央和地方通过分开收税的方法分享税收收入已变得不再必要,技术为机构改革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看来,通过国税、地税征收机构的合并,不仅直接减轻纳税人的程序性负担,释放改革红利、改善整体营商环境,对促进经济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合并

    在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看来,税务机构改革方案是一项利民、利税、利企、利国的好方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税务部门将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勇于担当,精准操作,努力做到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确保改革积极平稳扎实如期落地。

    此次税务机构改革是1994年中国实行分税制后又一次重磅改革。

    据了解,在分税制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开始“分灶吃饭”, 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了划分,税收征管系统也开始一分为二,国税主要负责征收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税主要负责征收地方税。

    不过,在张斌看来,分成国地税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国地税的信息系统不兼容以及沟通协调不畅等问题,纳税人需要向国税、地税重复报送涉税资料,接受两个机构的税务检查等,比如,一个企业缴纳增值税需要到国家税务局,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就要到地方税务局。

    “由于税务机关贯彻‘放管服’改革,这种现象最近几年有比较大的改善。不过,一些问题还是存在。由于地税是省属单位,国税是中央直属机构,因此很难有一个文件,从制度层面对两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国地税合并对于优化征管流程、提高征管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张斌表示。

    行政部门的机构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重点放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优化政府机构职能配置,提高政府运行效率效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事实上,“营改增”的不断推进为国地税合并创造了条件。从未来税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个人所得税要实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改革,需要以自然人纳税人为征管对象,这将对全国统一的数据库、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征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地税合并对于提高征管效率的意义也更为重要。

    在全国政协工商联小组讨论上,委员们对此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杨启儒在小组讨论时表示,国地税合并后,新的税务机关面临中央机关和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这能够相辅相成,共同发力新的税务部门。不过,在具体管理中,谁的管理权限更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摸索。

    “税务机关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单位,政策执行可能还需要国家税务总局来推进,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可能更多地像一个监管者,不过具体怎样管理,国家后续应该会出台一些细则,具体落实也需要看实际情况。”杨启儒说。

    促进高质量发展

    财税改革一面连接着政治体制改革,一面连接着经济体制改革。

    可以明确的是,当前,中国已经从增长速度转向增长质量的目标,更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质量,而不是以GDP为中心的发展速度。因此,国税与地税的合并,有利于避免地方政府利用税收裁量权进行恶性竞争,这也有助于地方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质量上来。

    在王军看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含金量足,其中涉税内容举措多、覆盖广、指向明,共有31处提到“税收”,其中今年推进的减税降负和税收改革举措有18项,这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笔墨最多的,分量很重,力度很大,惠及上亿的自然人和几千万家企业,既着力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实体经济税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又着力减轻小微企业和工薪阶层的税负,鼓励创业、促进消费、改善民生。

    “国家用税收的‘减法’,换来了企业效益的‘加法’,带来了经济发展的‘乘法’。过去5年税收收入增幅变化轨迹呈‘左边长、右边短’的V字形,说明税收增幅从下降到回升,但同5年间的高点相比尚有一段距离;企业所得税增幅变化轨迹也呈一个V字形,不过与第一个V字形不同的是,它的‘左边短、右边长’ ,说明2017年企业利润增幅回升且同5年来的最好水平相比已经长了一些。因为所得税的税基是企业利润,因此这张图也可以看作是企业利润增长的变化图。可以看出,减税与增加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就体现在‘一短一长’的转化之中。也就是说,企业效应增幅回升的‘长’,有一部分是由国家税收增幅回升的‘短’转换而来。”王军表示。

    不仅如此,过去5年,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变化也很明显。2017年税收收入是2012年的1.43倍,而GDP为2012年的1.53倍,税收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说明了减税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

    “今年,我们将以市场主体的期待和诉求为导向,以简政减税降负为重点,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刘宇南在列席会议时表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