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综合财经 > 樊纲:粤港澳大湾区2050年人口将达1.2至1.4亿
  • 樊纲:粤港澳大湾区2050年人口将达1.2至1.4亿

    时间:2018-04-03 15:52:56  来源:  作者:
    (原标题:樊纲:粤港澳大湾区2050年人口将达1.2至1.4亿)

    网易财经4月1日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持续引发热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预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1.2至1.4亿的庞大规模,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之一,他呼吁大湾区内各区域不要再各自为政,要以开放的态度融合发展。

    樊纲是在昨日于广州南沙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一周年高峰论坛”上提出的上述观点,他发表了《如何破除9+2城市群之间的壁垒,实现金融与科技的竞合有序、协同发展》的主题演讲,针对如何更好地建设发展大湾区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发展大湾区要有“大都市群”意识,各区域“不要再各自为政,不要再各自封锁,要融合发展,融入发展。

    其次,“发展大湾区要有香港意识。政府建立大湾区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香港能够更好得融入内地”。他指出,政府要关注怎么便利香港在大湾区的发展,还要注重利用香港的各种有利条件、把握好它金融中心的地位。

    最后,发展大湾区要有改革与创新意识。樊刚认为,要用改革的意识来发展大湾区,要建立自己的一些制度安排。

    针对制度创新,他从三个方面做出了深入剖析和提议,第一,要实现人员往来的便利化,这个便利化要包括到“方方面面”;

    第二,要形成 “2+3”自由贸易区联盟。“国内有五个自贸区,首先是香港和澳门,是自由贸易的关税区,同时又有南沙、横琴、前海三个自贸试验区,如果这些区域能够形成一个联盟,不仅能够促进自贸区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他指出,如果现在直接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自贸区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可以用自贸实验区和自贸区去对接,以此促进大湾区的发展;

    第三,樊刚指出,大湾区应该具备一个相对统一的法律制度框架。因为现在还无法实现自由贸易,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法律框架、一个制度框架,能够便于大家在管理上、规章制度上有一个统一的机制,有一个大的框架,自动解决经济交往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经济发展方方面面真正的融合起来,制度的融合最终是决定着一个区域的各种经济行为的融合”。

    樊纲还曾关注过大湾区城市的科技转型,尤其是作为核心城市的香港。他说,香港怎样向科技转型、与大湾区地区实现更好的互联互通是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他认为,当下全球金融中心城市都在发生“双转型”趋势,即全球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单一大城市向大都市群转型。

    樊纲举例说,如伦敦、纽约、新加坡等传统金融中心都在积极发展创新科技,未来,中国单一城市也会陆续向都市群转型,中国将会有若干个1亿人口以上的城市群,城市群的功能亟待突破区划边界实现深度融合。

    他预测,粤港澳大湾区将是中国最大的湾区,也将是世界最大的湾区,在2050年大湾区人口将会达到1.2-1.4亿的庞大人口规模,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近69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约5%左右,与世界级湾区相比人口优势较明显,目前三大世界级湾区中,东京湾区人口约4383万,纽约湾区约2340万,旧金山湾区人口规模在760万以上。(网易财经 张艳gzzhangyan@corp.netease.com)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