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亲生父母的陪伴缺失她们来补上 爱心社工让来宁务工家庭孩子感受温暖
  • 亲生父母的陪伴缺失她们来补上 爱心社工让来宁务工家庭孩子感受温暖

    时间:2018-01-19 15:54:08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成岗

    孔霞萍组织希望来吧的流动儿童与六合留守儿童结对,这是他们在六合钱仓葵花园游玩的照片。

    最近,南京市鼓楼区爱心传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格外热闹,两名服务中心的核心成员都因为在流动儿童事务工作上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奖项和荣誉称号。孔霞萍被评选为南京市优秀志愿者,赵文娟则获得首届“善爱杯”全国社会工作技能大赛优秀奖。昨天,记者来到该服务中心,听她们讲述这其中少为人知的故事。

    “希望来吧”照顾30多个孩子

    孔霞萍从大学起就开始接触社会工作,如今已有12个年头,帮助他人的赤诚之心、参与公益的丰富经历造就了她出色的业务能力;赵文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四年的本科学习使她收获了很好的专业知识。在南京市爱心传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她们强强联手,立誓要为流动儿童创造美好未来。

    孔霞萍和服务中心的故事,还得从2013年说起。当时,她来到这里进行兼职,负责宣传“希望来吧”这个专门服务来宁务工人员子女的项目。随着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孔霞萍把兼职做成了全职。云谷山庄的希望来吧服务三十多个孩子,这些孩子都来自南京“新市民家庭”,即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也有一些困难家庭。

    “这样的家庭,孩子最缺失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孔霞萍告诉记者,孩子缺失的,就是希望来吧要去努力弥补的。

    开学期间,每周一至周五放学后,希望来吧都会为孩子们开展课业辅导,同时组织社会工作者和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提供外部支持,协助孩子们的作业答疑、词语听写、单词默写和阅读等学习任务。在寒暑假和周末,也会为孩子们开设书法、科技、趣味英语、红色绘本等多达13项兴趣课程,鼓励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充当家长角色,孩子把她当亲人

    今年10岁的小豪(化名)已经是希望来吧的老成员。他生活在一个重组家庭,家庭成员还有奶奶、爸爸、继母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

    孔霞萍接手了小豪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入小豪的家长聊天群,充当小豪的家长角色。她每天查看老师的信息,确认和监督小豪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时间一长,小豪和奶奶都把孔霞萍当成了自家人,一有事都来找她帮忙,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赵文娟的出现。

    “你需要退出来。”赵文娟在2016年加入了希望来吧,发现这个问题后,她立即劝告孔霞萍:“我们需要帮助服务对象发挥他自身家庭的潜能,而不是直接充当他的家庭成员。”赵文娟的话指出了孔霞萍一直以来的担忧:她能照顾小豪到六年级,但等小豪上了初中以后,谁来管?

    帮助孩子找到了亲生妈妈

    在赵文娟的协助下,孔霞萍联系了小豪在外地工作的亲生妈妈,说服亲生妈妈加入小豪的家长聊天群,由此参与小豪日常的学习生活。

    孔霞萍和赵文娟都表示,“希望来吧”侧重于陪伴孩子的成长,不能真正替代家庭教育,一些家长要避免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其他机构的老师,只有家长积极主动地介入孩子的学习生活,“希望来吧”才能更好地对更多孩子们进行帮助。

    记者了解到,正是这些一件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情,让希望来吧的孩子们感受到温暖,让孩子们觉得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关心着他们,也正因为孔霞萍和赵文娟他们这样的社工不断地付出,才有了像小豪这样的孩子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幸福。

    黄思媛 记者 成岗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