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课文《牛郎织女》引争议 牛郎被指偷窥“猥琐”?
  • 课文《牛郎织女》引争议 牛郎被指偷窥“猥琐”?

    时间:2019-08-08 08:39:34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晨

    专家:这样解读民间故事缺乏依据

    中国江苏网8月8日讯(记者 李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课文中的牛郎被指“荒唐猥琐,调戏女性”?近日,有自媒体报道了这一消息,称在课文中,牛郎偷窥织女洗澡,并偷走她的衣服借机搭讪博取好感,引发网友的热议。

    记者找到了这篇课文,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课文其中一段是这样表述的。老牛说:“明天黄昏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那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对此,网友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有网友认为,“拿人家衣服确实不对。这个行为不应该宣传。”不过,也有网友认为,“我们以前也学过这篇文章,怎么没这么想过呢?为什么不弘扬正能量,展望美好未来呢?”

    那么,语文教学专家和语文老师怎么看待这些情节呢?“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解读。”南京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表示很震惊,“这是一篇民间故事,牛郎只是听到老牛的提醒,去偶遇未来的妻子。况且文章说了,牛郎在树林里静静等着,听着,并没有偷偷看。在牛郎眼里,老牛就是先知。”这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老师在教学时通常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人物形象,感受民间故事美好朦胧的意境,不可能像网上那样去解读。而且在实际教学中,她也从来没有碰到孩子把这个故事想歪的情况。

    一位业内知名的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告诉记者,《牛郎织女》是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这个情节,如果说是以往的版本流传下来的,那么把对牛郎的评判上升到‘猥琐’‘调戏女性’不太说得通,也没有依据。”他认为,作为民间神话故事,《牛郎织女》歌颂了牛郎和织女冲破束缚、追求真爱,有积极的意义,有审美蕴含在故事里。他认为,文学作品给读者创造了想象的空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和联想。但就《牛郎织女》作品本身而言,作品本身绝对没有“牛郎荒唐、调戏妇女”这层意思。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