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南京海关:法治建设助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 南京海关:法治建设助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时间:2019-08-08 07:08:21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南京海关法治文化展示基地 关 萱摄

    南京海关12360服务热线系全国海关首家开通的服务热线。 杨思维摄

    南京海关关员给进出境旅客讲解普及海关通关政策。 林 军摄

    南京海关关员现场解答企业问题。 关 萱摄

    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8月8日,是第十七个海关法治宣传日。南京海关紧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主题,大力加强法治海关建设,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高起点培塑法治理念

    打造营商环境,普法工作先行。“四五”至“六五”普法期间,南京海关3次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关键少数。对上衔接海关总署政法司“晨读一刻”党建品牌,对下深挖基层热源,提升“党建+法治”工作水平。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加强普法队伍专业化建设,培养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公职律师和法治骨干队伍。

    持续拓展“公职律师有约”“法治沙龙”等文化阵地,用微电影、微视频和微讲堂等形式讲好法治故事,打造了金陵海关普法联盟、苏州工业园区海关“晓青山”等普法品牌。南京海关在扬州海关建成海关系统首家法治文化展示基地,关区11家海关单位获评省级机关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创新方式,开展“菜单式普法”。今年,通过举办多场“南京海关12360 通关伴你行”政策宣讲,现场解答业务咨询超200余条。联合省商务厅举办3场“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政策宣讲会,惠及企业687家1047人次,让群众有更多的法治获得感。

    高质量提供制度供给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南京海关大力提高制度供给的质量和效益,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积极参与重大立法项目,主动承担《〈海关法〉立法体例》等立法课题研究。积极参与省政府制定出台《江苏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实施方案》,合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落实见效。

    优化依法治关制度体系。制定规范性文件、业务制度管理办法。开发上线并推广应用“南京海关执法依据查询系统”,收录海关执法涉及的现行有效法律60部、行政法规84部、部门规章252部、其他规范性文件3703件,形成系统集约运维、现场便捷查询的海关执法依据应用服务。

    深化应用《南京海关法治海关建设指标体系》,推动法治海关建设制度化。围绕履职机制、制度体系、行政决策等8个方面,细化58个三级指标,明确工作职责、内容和标准,形成压紧压实海关法治建设的制度约束。

    高水平促进海关改革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动海关业务改革,确保企业自报自缴、关税保证保险等改革举措有序推进。

    降低进出口企业制度性成本,全面开展涉企收费自查自纠和减税降费落实情况专项排查,加强经营服务性收费规范管理。全面推广电子口岸企业入网无纸化,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持续深入推动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推进行政审批网上办理,提高海关审批效率。

    优化口岸通关流程和作业方式,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推广“提前申报”模式,引导企业积极应用多元担保方式,化解税款缴纳困难。对大宗资源性矿产品实施“先放后检”监管方式,上半年平均通关放行时长压缩了80%以上。

    制定配套制度,推动国家综保区措施在省内落地,优化区域对外开放营商环境。目前,已有11项措施在省内落地,覆盖全部20个综合保税区,涉及区内822家企业,吸引42家企业入驻区内开展投资,拟投资总额达到27.92亿元。

    高标准规范海关执法

    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切实维护国门安全。开展“国门利剑2019”联合专项行动,认真履行打私职能、坚决遏制走私势头、扎实推进综合治理,围绕“洋垃圾”、濒危物种、农产品和重点涉税商品等重点领域加大打击力度,取得显著成效。

    规范执法权力运行。持续完善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等机制。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形成权责明确、协同配合、高效运行的执法体系。推行“三项制度”,实施“双随机、一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加强执法指引,为统一执法、规范行政裁量权提供保障。

    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强化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运用复议听证、调解等方式,引导企业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发挥复议诉讼制度的监督功能,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共性问题为基层执法提供解决方案,形成反哺长效机制。 房仲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