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2017年青岛水环境治理:建成区黑臭水体全消除
  • 2017年青岛水环境治理:建成区黑臭水体全消除

    时间:2018-03-14 08:46:16  来源:信网  作者:
    /

    制图/宁付兴

    原标题:2017水环境治理"答卷":87个防治重点工程完工

    14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胶州湾优良水域面积占比达71.8%,地表水、地下水持续改善……3月13日,在青岛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环保局交出了2017年岛城水环境治理“答卷”,5大方面构成的全市“水生态”质量取得了近年来最好水平。环保局副局长董如增表示,当前的“水生态”质量将设置为底线,未来只能更好不能变坏。

    岛城“水生态”持续向好

    2017年,岛城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达到目标要求,重点河流水质不断改善,但受干旱影响,水体断流比例较高。

    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2017年,全市首批排查发现建成区有14处黑臭水体,均列入国、省控范围,截至2017年底,已全部完成整治,包括市北区水清沟河、海泊河下游、杭州路河、李村河下游等。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青岛市18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已全部列入国、省控范围,水质总体符合目标要求。2017年,除3处断流外,向城市供水的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按均值评价总体保持达标(达到或好于Ⅲ类)。地下水水质总体有所改善。2017年,青岛市近岸海域分为黄海近岸海域和胶州湾两大部分。按面积评价,胶州湾优良水域面积比例达71.8%,水质持续向好。

    城市污水厂处理率达99%

    2017年,青岛市列入《青岛市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实施的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共109个,截至2017年底,已完工87个,在建14个,正在办理工程前期手续的8个。

    严把工业项目引进关,推行工业生产排污全过程控制。全市13个省级及以上工业聚集区全部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在线监控设施安装联网,全市420家重点涉水企业全部建设污水治理设施。不符合产业政策“十小”企业一律取缔关停。

    去年,城镇水污染防治再上新台阶,加快消除城区污水直排、雨污混排等问题。完成了麦岛污水处理厂等3家单位一级A标准升级改造工程并通水运行,全市建成运行的2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均达到或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总处理能力207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水厂集中处理率99%,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市新改建排水管网249公里、污水泵站14座。

    胶州湾海域面积再扩大

    加大全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等六项治理,完成336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90个村的年度目标任务。在大沽河流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建立试点面积3.03万亩。以胶州湾海岸带整治与保护为重点,以陆促海,推进全市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深入。以大沽河入胶州湾河口湿地修复为重点,加快环湾控制线绿道建设,积极推行胶州湾底退池还海,胶州湾海域面积不断扩大。

    2017年节水1亿方以上

    董如增介绍,2017年印发实施《青岛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崂山水库、尹府水库保护区划界调整及确界,彻底取缔了18处集中式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违法违章项目。开展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调查,52处“千吨万人”农村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基本完成。组织实施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胶州、平度、莱西5区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升了377个村庄3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水平。

    因为缺水,更注重节水。去年,青岛强化节水监管,提高用水效率,创建44家节水型企业(单位)或居民小区,2017年节水量1亿立方米以上,保持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加强灌区节水改造,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完成了即墨、胶州、平度、莱西4区市14处农田水利项目县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46万亩。编制完成《青岛市海水淡化矿化规划》,全市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2万立方米/日。

    历史数据对比来看,2017年岛城的“水生态”质量令人欣慰,董如增表示,“下一步,青岛市水环境治理将秉承‘底线精神’,把2017年的水生态质量定为底线,未来只能比这更好,决不能比这差。”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