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闪电深1度|首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专精特新”,为何成为山东发力的重点?
  • 闪电深1度|首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专精特新”,为何成为山东发力的重点?

    时间:2022-03-20 09:17:05  来源:齐鲁网  作者: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8日讯 “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2022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精特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已经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提出明确的“专精特新”企业量化发展目标。山东提出到2025年,入库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万家以上;新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0家,累计达到10000家左右;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0家,累计达到750家左右,确保走在全国前列,力争成为排头兵。

    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专精特新”渐成气候

    创新型中小企业不仅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按工信部定义,专精特新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而国家认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

    我国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由来已久。

    早在2011年,工信部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就提出,将“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引导中小企业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一批“小而优”“小而强”的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协调发展。

    2013年7月,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丰满和规范了“专精特新”的内涵,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从2018年工信部开展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后,经过三年多的培育,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补短板”“填空白”的企业,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到了 2021 年,“专精特新” 更为频繁出现在重要政策文件中。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2021年12 月17日,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十九个国家部委联合印发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形成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2年伊始,“专精特新”更是成为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投资热词。

    为了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快速发展,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出台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等政策文件,其中,《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出了涵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支持政策、畅通市场化融资渠道、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等在内的10项实事、31条具体任务;《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以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为目标,提出了11个方面、34项举措。

    根据工信部在 2021 年 11 月公布的数据,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工信部先后公布了3批“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截止到目前,我国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总入库企业已达11.7万家。从地域分布上看,目前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数量最多的省份前三名依次是浙江、广东和山东,三省合计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从整体数据看,山东、广东、浙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也居于前列。

    近年来,山东省加快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引导中小企业抓主业、谋创新、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来自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山东省共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24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小巨人”企业培育率为10.6%。“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数量达87家,占比24%。

    目标10000家!山东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2022年计划再培育300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左右。

    除了中央层面,各地也纷纷在政策上发力,密集部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和支持举措,并从加大财政金融支持、鼓励挂牌上市、优化服务等方面派发政策大礼包,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以山东为例。山东省计划通过在济南、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设投融资路演平台,打通基金投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直联通道”;山东还将开发应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对接系统,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金融等方面精准服务;另外,山东还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采用股权激励、期权激励、技术入股等方式,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项目创新团队。

    闪电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有二十余个省份在两会中也都提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计划,并且制定了具体目标。拥有庞大专精特新资源库的山东省,提出到2025年计划培育出4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000家,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而放眼整个“十四五”期间,2022年伊始,山东省印发的《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明确,到2025年,入库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万家以上;新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0家,累计达到10000家左右;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0家,累计达到750家左右,确保走在全国前列,力争成为排头兵。不难看出,山东已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齐鲁大地也势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的道路,乘风起飞。

    闪电新闻记者 杨玉金  报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