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 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 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时间:2019-09-03 21:59:03  来源:  作者:


      

    核心阅读

      ☆要宣介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深刻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总结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地走向未来。
      ☆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写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一个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一定是由若干小的体系有机构成的。那么,我们要思考的是:在这一大的体系中,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是否也构成了一个子系统,即相对比较体系化的理论子系统?我们平时可能看到最多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讲话中对中华文化传统名言警句、诗词典故的大量运用。我们认为,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形成了一个较为有机的理论体系。
      在上世纪90年代的相关中央文件中,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基本上以“中华传统美德”来定性,说明我们党当时主要把握的是“道德”这一人文文化精髓。之后,十五大讲的是“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十六大讲的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十七大讲的是“祖国传统文化”“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始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十九大沿用了这一名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的扩展运用和集中阐发,不仅有“用典”,而且有“观点”集群。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判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这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里面都讲到了。而且,“优秀”两个字的定位表明,我们正自过去的“精华”与“糟粕”二分法基础上,以“双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方法,从正面架构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质判定。这是形成对中华民族文明传统高度认同并建立文化自信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也提出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需要学界从学理上跟进研究。比如说,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那么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党如何把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根”和“魂”的统一?如何“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如何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如何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社会科学的资源”?如何“从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共产党“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实际上涉及到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文化建设问题,即党建文化如何融入更多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分?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有大量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新论述,需要给予系统总结。比如,他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什么讲“知行合一”那么多次,有何深刻之用意?在党的“立场”文化建设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引用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来说明政治与人心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于党的“忧患意识”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大量借鉴历史文化资源,来说明共产党人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治久安的理想。这些论述是用传统文化提到“治国理政的大道理”的认知水平去教育全党特别是党的中高级干部。正如《纲要》指出的,要宣介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此外,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性论述亦有许多重大的创见可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延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和自觉遵循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这样一套制度安排,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个自信”皆与传统文化关联密切——当然,理论界不能停留于这些描述性断言上,而应基于大量充分的、开放的学理论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这一说法,其实是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呼应。《纲要》指出,“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深刻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总结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地走向未来。”习近平在对党的领导干部发表的许多讲话中,都包含了这样一层深意:不仅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要反复读,中华文化的经典也要去读。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把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提到共产党人“总开关”的高度,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因此,从运用的深度和广度上看,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形成了一个相对体系化的表述。(作者分别为:国防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编审)

    朱康有 储 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