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陕西新闻 > 生活的答案在于努力和学习 铜川这位职业农民5年还清百万负债
  • 生活的答案在于努力和学习 铜川这位职业农民5年还清百万负债

    时间:2019-08-28 17:58:37  来源:  作者:

    2011年,一场交通事故让铜川耀州石柱镇马咀村民郑小军辛苦多年跑运输赚来的钱打了水漂,不仅如此还背上了百万元负债。尽管有其他运输企业向他伸出了每月5000元工资的橄榄枝,但被郑小军拒绝了,理由也十分直接“十年不吃不喝还账都还不完。”

    微信图片_20190823120928.jpg

    艰难时刻,郑小军还是回到马咀村里。此时的马咀,对于想要致富的村民,有着十分善意的条件——只要努力、勤劳,愿意致富,就可以申请承包马咀村里已经建好的大棚,村民们举手表决通过即可。

    迫切渴望改变生活面貌的郑小军,一口气承包了6个大棚。然而,承包第一年,损失惨重。

    “农民还有不会种地的?”事实证明,设施农业需要的是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技术,第一年郑小军一无所获,最终还是村支书李云南雪中送炭救助了他3000块钱,熬过年底。妻子嫌太苦看不到希望,跑到村里景区的酒店里打工。

    向专业人士请教后 大棚收获喜人

    吃亏后的郑小军,重新审视起设施农业。2012年,郑小军向耀州当地的种植大户们四处请教,带着别人的经验在自己的大棚里实践。西瓜、西红柿、圣女果、草莓全都种上了,按照学来的经验去管理,果不其然,这一年大棚里收获喜人,郑小军还上了15万的欠款。

    image.png

    郑小军种植的网红“方形西瓜”受关注

    “比跑运输辛苦,但踏实。”收入喜人,也更刺激人,从此关于品种、育苗、季节、施肥……设施农业的精细化管理,让郑小军一家人热情高涨。

    2016年,100万负债全部还清,2017年、2018年靠着大棚的收入,郑小军买了两套房和一辆小汽车。

    微信图片_20190823120828.jpg

    职业农民的“服务经”

    这款所有人口中的“小时候味道”的西红柿,因为老品种抗病能力差,在大棚种植中格外“费神”。郑小军不仅是农高会上的常客,“取经”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8月14日早上,郑小军的电话、微信一刻不停。北京、上海、南京、内蒙……郑小军的西红柿卖到了全国各地。微信上一位网友调侃他,“南京最豪华的酒店里都是你的西红柿。”

    image.png

    “我现在卖西红柿卖出了成就感。”对于自己的收入,郑小军总是笑呵呵的打马虎眼,只偷偷透露自己最高一天西红柿卖出了上万元,最低也只有几千元。

    image.png

    北京顾客打来电话,母亲病重但还是想再尝尝郑小军家的西红柿。挂了电话,郑小军算了算最快的快递可能到达时间,转身进棚里采了12个西红柿。

    怕华商报记者不理解,郑小军解释,“我想让老人家尝到最好的口感,所以根据快递时间挑了最合适硬度的柿子,这样北京老人拿到手时一定是最好吃的时候。”

    冲着孝心,这次郑小军做了“赔本”买卖,12个柿子算了最低价还自己承担了60多块钱的运费。

    微信图片_20190823120847.jpg

    “实际上网购我并不赚钱,因为物流成本高,而且对于皮薄汁多的西红柿来说,颠簸特别容易损坏。”但在抖音微店等各种线上平台上,郑小军都在尝试拓展自己的大棚生意。谈及为何不挣钱却还坚持线上拓展,他解释是一位网友的提醒——做生意不能只做熟人的生意。

    如今,内蒙、河南、北京、上海、南京各地的客户都慕名而来,大棚种植的生意越做越远越做越好。

    一位北京的微信好友要寄10箱西红柿,但郑小军却寄出了11箱。“马咀大棚西红柿的牌子不能丢,我能对采摘的西红柿负责,但是快递过程中会发生啥,我不确定,不能让顾客丢人,多余一箱是担心快递运送破损,他可以在北京现场替换。

    image.png

    如今的马咀,设施农业是旅游度假村外的第二张名片。紧邻着郑小军,村民王巍是一位“网红”,王巍和朋友联合使用的抖音号,已有8000多万粉丝,每天坐在家里全国各地的订单就从网络端发来。抖音上,深圳某超市内,王巍的西红柿两颗13.8元的价格仍供不应求。

    108栋大棚 2018年全村设施农业总产值540万元

    8月22日,记者再次来到郑小军的大棚里,西红柿已经售罄,如今正忙着种草莓。

    “在马咀从来没有眼红病,只有怕不学习怕落后的病。”郑小军说。

    如今,马咀村108栋设施农业大棚,樱桃大棚棚均收入7-8万元/每年,蔬菜大棚棚均收入4-5万元/每年,2018年全村设施农业总产值达到了540万元。

    image.png

    自2014年以旅游度假村面貌开放以来,每年“五一”“十一”“春节”假期,游客大批涌入马咀,旅游业成为村民收入新的增长极,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0757 元,截止2018年底,该村游客接待量达到 15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 1944万元,完成了从“烂杆村”到“富裕村”的巨变,踏上了“激活资源、兴旅富农”的升级转型路。

    华商报实习记者 田怡心 实习生 郭铭玉

    编辑:二三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