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成都240公里锦江绿道开工建设 未来乘船骑车游锦江
  • 成都240公里锦江绿道开工建设 未来乘船骑车游锦江

    时间:2017-12-02 17:30:10  来源:  作者: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多处指向明晰、可供操作的生态环境保护细节。昨日启动的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绿道建设项目,便是成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

      作为成都天府绿道“一轴两山三环七道”布局核心的“一轴”,锦江绿道北起都江堰紫坪铺水库,南至双流区黄龙溪古镇南,沿线跨经都江堰市、郫都区、金牛区、青羊区、锦江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天府新区、双流区,串联紫坪铺、三道堰、黄龙溪等10个城镇,绿道全长240公里。按照规划,锦江绿道将遵循“治水、筑景、添绿、畅行、成势”的路径,实现“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

      根据《天府绿道锦江绿轴规划》,沿着锦江将规划240公里主干绿道,实现水、岸、绿、景、城的有机融合,串联沿线10个区(市)县,10个城镇特色资源。锦江绿道规划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流域治理、集中收储、分项建设、公司运营”的原则,遵循“治水、筑景、添绿、畅行、成势”的路径,实现“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到2020年建设成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廊道,构建成都文化凸显、区域经济联动、文商旅有机融合、投入产出动态平衡的活力性、绿色性、持续性生态经济产业轴。

      《规划》明确,锦江绿轴有“清水立轴”“文化引领”“景观营造”“绿道为脉”“产业重构”“智慧管理”六大规划策略――截污清淤补水,实现一江四季清水;五大文化主题段展示天府文化,描绘锦江故事;城区、城镇段、郊野段打造各类节点、公园、景观,实现“四季有景”;夜跑、夜游锦江,实现“全时可游”。同时,还将开发锦江绿道智慧APP,提供WiFi覆盖、智能停车、路况播报等。除此以外,还有水质监测、水位流量监测和气象监测。

      根据《规划》,将于2018年5月前全面完成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截流、清淤、补水工程。2019年建成锦江绿道四环以内及都江堰示范段。2020年实现锦江水环境全面达标,锦江绿道全面贯通,锦江环境景观全面提升,锦江沿线功能业态全面升级。

      亮点点击

      清水常在

      市民可坐游船赏锦江

      锦江河道全线150公里,绿道开发将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统筹水生态涵养、灌区治理和沟渠恢复。

      严格落实上游水源保护区要求,通过统筹实施全线截污、淤泥清除、初雨收集、闸坝改造、堤岸整治、再生水厂建设、环境配水、生态修复等措施,对锦江流域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一江四季清水。

      据悉,锦江河道还将打造“四游线、七码头”的局部游船系统,丰富水上活动。到时候市民可以坐游船看锦江两岸风光。

      文化体验

      五大主题构成“锦江故事卷轴”

      在锦江绿道,还能览尽“锦江故事卷轴”,体验天府文化的独特内涵。全线划分为伏龙开源、古蜀乡愁、千年画卷、创意天府、绿色郊野五大文化主题段。锦江绿道建设将对现状360处文化资源及林盘进行筛选提升,展示水文化、商贸文化、蜀都文化、宗教文化、名家文化、景园文化、非遗及民俗文化、林盘文化等,建立锦江文化展示体系,构建天府文化长廊。同时,意向性恢复地标古迹、园林景致、民俗节庆。据悉,合江亭等节点将有灯光秀,沿途还将设置小型博物馆、艺术馆、广场、运动场馆、创客空间、雕塑等,提供文化特色体验。

      四季有景

      建设“10镇240林盘”

      无论是春夏秋冬,抑或是白昼黑夜,锦江两岸的美丽风光永远不会“打烊”。

      锦江绿道全线建设“10镇240林盘”,打造各具风格的特色镇。改造提升林盘,植入文创基地、高端民宿、商务会议、康体疗养等特色功能,并配置驿站配套设施。

      城区和城镇段重点打造节点和公园,郊野段建设大地景观和林盘,串点成片,连片成景,营造“望山、亲水、观田、游林、赏花、渡湿、访古、拾趣、读城”的特色景观,实现“四季有景”。还打造“夜跑锦江”“夜游锦江”“夜市锦江”“夜宿锦江”四大夜间娱乐产品,联动夜间经济发展,实现“全时可游”。

      产业融合

      文旅、体旅、农旅产业融合

      本地居民、蓉漂人才、国内外游客等将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方式和心仪景观。

      绿道建设将串联特色产业集群、强化产城融合、促进全流域旅游,形成“一心两翼五段”的产业布局,打造绕城区域内文化旅游圈、上游旅游及生态农业圈、下游体育健康及生态农业圈。

      同时,面向本地居民、蓉漂人才、国内外游客等,打造绿道乐动、西蜀古镇、科普研学、蓉城休闲等多种旅游业态,培育“文旅、体旅、农旅”产业融合网。

      生态治理

      锦江如何实现“清水长清、碧水长流”?

      成都“两步走”强力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还市民一江清水

      为强力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还市民一江清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都将怎样干?

      昨日,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成都将以锦江绿道建设为载体,以持续改善锦江流域水环境质量为核心,项目化、工程化加快锦江治理,推动“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实现主要河渠“清水长清、碧水长流”,塑造重点流域生态宜居示范样板,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水生态环境支撑。

      锦江水生态治理行动路径是什么?成都将分“两步走”:

      2018年5月底前,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全面完成截污、清淤、补水工程,实现无污水下河。

      到2020年,锦江堤防整治、闸坝改造、生态修复、景观提升、视频监控及锦江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与锦江绿道建设同步完成,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廊道初步呈现。

      第一步 力推三大工程

      控源截污 流域清淤 清水补水

      控源截污工程

      成都将强化污染源头综合治理。结合推进河长制管理、“成都治水十条”、锦江流域“一河一策”落地落实,构建锦江流域综合环境管理体系、监督体系、支撑体系、考核体系,通过拆、关、停、管等措施,对锦江流域内各类水污染源进行严控截流;对新建工业园区,督促各区(市)根据环境容量以及园区规模、产业类别、企业数量和用水特征等因素,在有关主管部门指导下科学编制园区供排水规划,加快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供排水管网设施。对现有工业园区,督促区(市)根据实际情况及需求,对原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研究出台支持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的专项政策。

      推进排水管网提标改造。加快排水管网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市政管网病害治理,进一步提高设施排水能力,逐步实现城市建成区排水管网全覆盖。

      实施末端截污工程建设。在锦江干流沿线城镇建成区沿河敷设截污干管约36公里,建设弃流井,分散布设小型处理设施,对初期雨水及少量分流不彻底的污水设置最后一道防线。

      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扩能提标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水平。

      加快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采取控源截污、治理内源,活水循环、补给清水,净化水质、修复生态等措施,对黑臭水体实施综合整治。

      排查和整治下河排水口。开展全域河渠下河排水口排查、标识和整治工作,对有污水排放的下河排水口逐一制定治理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确保截断所有“污口”。

      流域清淤工程

      成都将对锦江流域内河渠进行清淤整治,彻底清除河渠淤堵物和污染底泥,清捞河渠水面漂浮杂物,清除岸坡和堤岸垃圾杂物,实现河渠水流通畅、水域环境整洁卫生。

      清水补水工程

      合理配置环境用水。保障锦江流域生态环境用水配置量,优化实施引清调水,实现水体有序流动,改善河网水质。

      扩大再生水利用量。加快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加强再生水处理规模,扩大再生水管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生态环境、市政市容、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领域的再生水利用量。

      第二步 实施五项措施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锦江干流闸坝改造 堤防建设和护岸改造 生态修复工程 智慧管理设施建设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全市将新建污水处理设施51.5万吨/日,提标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能力29.4万吨/日,新建管网36.4公里,改造管网4公里,建设污水调控工程3座。完成中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合作污水处理厂三期等5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合作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双流航空港污水处理厂、高新西区污水处理厂等10座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建设完成老川藏路污水调水等3个工程。

      锦江干流闸坝改造

      2020年底前,通过新建锦江、清水河拦漂闸,安靖文化广场、五丁路景观水闸,改建龙爪堰、万福桥、下河新村等7座橡胶坝的工程措施,改善锦江干流水环境和水景观。

      堤防建设和护岸改造

      2020年底前,结合锦江绿道工程建设,按河道防洪标准完成锦江(柏条河、府河)、走马河、清水河、徐堰河、江安河等河道生态堤岸的新建和改造,新建堤岸218公里(其中锦江干流97公里),改建护堤岸28公里。

      生态修复工程

      2020年底前,通过实施15处滩地小型人工湿地、8处生态修复区、2处深潭浅滩交替区、2处河滨缓冲带和1处库滨缓冲区工程措施,修复锦江流域生态功能。

      智慧管理设施建设

      2020年底前,与锦江绿道工程同步完成锦江、清水河、沙河等河道智慧管理设施工程建设任务。

      建设者说

      锦江区区长王乾:

      将绿道建设与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相统筹 着力放大绿道增值效应

      “锦江区因锦江而得名,因为这份缘分,我们对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绿道建设任务,既深感责任,也充满着一份纯真朴实的情感。”锦江区区长王乾说,接下来,锦江区将全力以赴,把水生态治理与落实市委“中优”部署相结合,将绿道建设与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相统筹,着力放大绿道增值效应,努力打造市民普惠乐享的民生福利工程、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的样板示范工程、新产业模式蓬勃催生的创新创造工程。

      王乾表示,在绿道建设推进过程中,锦江区将按照实际规划建设方案,同步做好合江亭、水井坊、滨江路等重要节点的打造方案和产业规划,同步推动绿道沿线重点区域的旧城改造,确保市级绿道建设顺利实施、高效推进;并将提前启动区级绿道示范段建设工程,高标准建设最具田园风光、最富人文气息、最有创新活力的区级绿道网络体系。在水生态治理过程中,将结合“宜居水岸”建设,全力加强下河排水口梳理排查整治,扎实推进河道清淤疏浚和黑臭河渠治理,力争明年底前区内河渠全面实现“长治久清”。

      成都文旅集团董事长陈扬杰:

      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 把项目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绿道项目不仅是惠及成都市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更是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项目,成都文旅集团作为项目业主,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成都文旅集团董事长陈扬杰说。

      陈扬杰表示,成都文旅集团将严格按照“治水、筑景、添绿、畅行、成势”的路径和“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时序要求,按照确定的时间节点,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有力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同时,将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区(市)县的协调合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努力把项目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在绿道产业体系构建方面,陈扬杰表示,将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优势,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成都特点,努力把锦江绿道建设成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水廊道,努力构建成都文化凸显、文体商旅有机融合、投入产出动态平衡的绿色生态产业轴。

      市民声音

      坐拥良好生态环境 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智能停车等举措非常便民

      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绿道建设工程昨天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成都将拥有一条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廊道。坐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每个市民发自内心的期盼,在大家的眼中,这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成都铁路局职工张与:

      我在报纸上看到,锦江绿道建成后,在“四季有景”“全时可游”的基础上,还会在科技含量上提档升级,比如开发锦江绿道智慧APP、提供WiFi覆盖、智能停车、路况播报等,这些都是非常便民的举措,可以让市民在尽享美景的同时,感受更加现代化的服务和体验!

      “锦江故事卷轴”最让我期待

      四川师范大学学生胡恒:

      在新打造的锦江绿道上,尽览“锦江故事卷轴”,这是最让我期待的内容之一。成都历来就是一座不缺乏故事的城市,而通过绿道建设工程,以锦江为载体表达这样的文化底蕴,更是非常合适的做法。听说以后在沿线还要修建小型博物馆、艺术馆、广场等等,更是让人十分期待,这些分布在锦江畔的文化景点,必将再为城市增光添彩。

      未来生活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

      川音美术学院讲师蔡媛媛:

      锦江是成都的母亲河,是成都最重要的城市象征,也是天府文化的孕育摇篮。这次水生态治理和绿道建设工程,是对锦江的一次全面升级,不但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展现了我们天府之国的文化内涵,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和品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普通市民,我们非常支持这种美化家园的民生工程,也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推动下,建设目标一定会顺利完成,我们未来的生活环境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对“夜跑”爱好者是个好消息

      大地保险工作人员陈刚:

      对于喜欢“夜跑”的我来说,锦江畔肯定是最常去的地方,这里环境幽雅,很适合晚上锻炼身体。听说这次锦江水生态治理和绿道建设中,会在沿线专门打造“夜跑锦江”系列产品,实现“全时可游”,这对于我们广大“夜跑”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我希望这项工程能尽快建成,让我们能拥有一个更好的健身环境。

      五大主题

      伏龙开源段:起于都江堰紫坪铺水库,止于彭青路,绿道长25公里,突出“拜水都江堰”的文化意境,依托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大熊猫国家公园等,强化旅游度假产业。

      古蜀乡愁段:起于彭青路,止于绕城高速路北段,绿道长50公里,突出“生态田园,非遗民俗”的文化景致,依托精华灌区、特色镇和林盘,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

      千年画卷段:起于绕城高速路北段,止于绕城高速路南段,绿道长84公里,突出“水润天府,花重锦官”的文化景致。依托“两江抱城”区域及周边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包括九里堤晓、江湾活水、城市阳台、百花沧浪、望江雅竹、东湖放舟等在内的“锦城十八景”。

      创意天府段:起于绕城高速路南段,止于铁路货运外绕线,绿道长53公里,突出“创新创造”的现代都市景观,强化现代服务、创意研发、体育产业,重点提升和打造桂龙湾、华府湾、广都湾、天保湾、云龙湾、鱼嘴湾、正兴湾等节点。

      绿色郊野段:起于铁路货运外绕线,止于黄龙溪古镇南,绿道长28公里,依托黄龙溪镇、毛家湾等,强化郊野休闲、康养旅游和绿色农业。

      本报记者 张家华 胡清 杨 文/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