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新蜀道 新表情】别了,蜀道难!四川交通迈入“新蜀道” 实现新跨越
  • 【新蜀道 新表情】别了,蜀道难!四川交通迈入“新蜀道” 实现新跨越

    时间:2017-12-04 17:56:03  来源:  作者:

    国庆期间一列单组CRH3A型动车组从成都东站开出驶往江油方向。(成都局提供 吴正琪 摄)

    2016年10月30日 西成高铁小安隧道的贯通意味着西成客专全线所有隧道全部贯通(戴璐岭 摄)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4日讯(记者 戴璐岭 摄影报道)蜀道,意指蜀中的道路,亦泛指蜀地。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诗仙李白《蜀道难》一诗,更是将蜀道之“难”描写的淋漓尽致。

      然而,秦岭以南,大巴山中,这片被巴山蜀水包裹的土地,却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2月6日,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简称西成高铁)西安至江油段将正式开通运营,至此西成高铁全线贯通。这条以250km/h的车速的高速铁路,以闪电般的速度划破了原本宁静的秦岭大巴山,这无疑是一条万众瞩目的“新蜀道”。

      从“蜀道难”变“蜀道通”再到“蜀道畅”,从高速公路“大动脉”到农村公路“毛细血管”,四川交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1][2][3][4][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汶马高速已现雏形(图片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供)

    雅康高速施工现场(图片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供)

      脱贫奔康“新蜀道”正助力百姓打开致富大门

      新蜀道,是遍布四川的“大动脉”与“毛细血管”。

      “如果家乡有一条高速该多好,家里种的脆李就能卖到成都去了。”这是家住理县下孟乡沙吉村的藏族大爷扎文德多年来的心愿。2014年9月,通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开工建设。2015年7月,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全线动工。扎文德多年来的心愿也随之实现了。

      对于四川藏区的老百姓们来说,“新蜀道”雅康与汶马高速,不仅仅是一条通藏之路、旅游线路,更是老百姓们的致富之路。藏区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打通了藏区的生命大通道,更是内地进入藏区的经济大动脉。除此之外,更是打开了藏区老百姓的致富大门,带动藏区经济发展,助力藏区百姓脱贫。

      打通县乡村道“毛细血管”,建设国省干道、高速公路“主动脉”,雅康与汶马高速的建设仅仅只是我省交通助力脱贫奔康的一个缩影。2013年来,四川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近10万公里,新增223个乡镇通油路、11000个建制村通硬化路,有力发挥了交通建设服务农业村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先行作用。同时,建成渡改桥475座,溜索改桥74座,有效改善了沿江沿河和边远深山地区对外交通条件,惠及近千万临河群众。

      未来五年,四川交通建设还将突出深度贫困地区这个重点,以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为主战场,按照交通运输部“三通三覆盖”的要求,建成覆盖广泛、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确保到2019年实现全省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同时制定了总投资2450亿元的全省交通精准扶贫攻坚方案,加快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交通主动脉和农村公路毛细血管,促进运输和物流发展,积极服务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大杠山隧道施工便道(戴璐岭 摄)

      四通八达 “新蜀道”正在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12月6日,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西成高铁将正式开通运营。这条“新蜀道”,成为四川出川大通道的先行者,标志着四川高速发展的高铁新时代正在来临,也标志着“新蜀道”正在逐步构建四通八达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老司机”杜辉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李慧颖 摄)

      “兴奋,还是觉得太幸运了!”谈到要再次担任西成高铁的首发司机,已经是首发“专业户”的老司机杜辉还是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多次给记者提到,觉得自己实在是非常幸运。“西成高铁,是一条出川新通道,以后不止到西安的时间缩短了,未来到北京等其他城市的距离也缩短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期待。”

      杜辉认为,随着成都的高铁线路逐渐密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铁出行,这座城市将迎来高铁新时代。“现在大家都喜欢选择动车,它快捷,安全,准点。我也希望通过我的驾驶,带着旅客去自己想去的目的地,从成都平原到西安沿路的风景很美,相信旅客也会期待。”

      杜辉的期待正在逐步成为现实。未来,从成都出发至德阳、眉山、资阳30分钟,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1小时高铁交通圈;至川南经济区1小时,至川东北经济区2小时,至攀西经济区及川西北生态经济区3-5小时交通圈;至重庆1小时,至武汉、西安、昆明、贵阳、长沙4小时,至兰州、西宁6小时高铁交通圈,至北京、上海、广州8小时高铁交通圈……成都正在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辐射欧亚的国际性铁路枢纽,四川正在高速铁路时代中加速前行。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成都地铁10号线列车上的熊猫元素(图片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提供)

      从无到有 “新蜀道”正在成为城市交通主体

      城市交通体系,也是“新蜀道”的重要组成之一。

      同样是今年12月6月,成都地铁7号线将与成都市民正式见面。这条浅蓝色地铁线,是成都地铁的首条环型线路,串联起了成都站、成都东站、成都南站三大铁路枢纽以及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金沙博物馆等高校、文化景点。31个站点、18个换乘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将成都的东南西北每个方向的市民紧密相连。

    成都地铁7号线司机、全国首位90后藏族女司机 肖芳(戴璐岭 摄)

      对于成都地铁7号线唯一的一名女司机肖芳来说,城市轨道交通不仅是她的事业,也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未来轨道交通会越来越便利,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乘客通过乘坐我驾驶的列车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未来我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驾驶技术,让每一位乘客安全准点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不仅便捷高效,而且低碳环保,城市轨道交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日常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同时,也标志着“新蜀道”正在成为城市交通主体。在成都市交委发布“十三五”交通发展目标中提到,将打造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慢行交通为补充”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至2022年,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5%,其中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不低于60%,运营规模及服务水平全国领先,建成“公交都市”。

      从无到有,从2010年首条开通的1号线到即将与市民见面的7号线,再到2022年“全面成网”的愿景,成都市民感受着轨道交通为出行带来的巨大便捷。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鸟瞰效果图(机场集团供图)

    2017年10月26日下午,成都至纽约首航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戴璐岭 摄)

      覆盖国际 “新蜀道”正通江大海 飞向世界

      美国人麦克是成都高新区一家全球500强成都办事处的高管,已经在成都工作了好几年。成都到旧金山的直航开通后,他很快就成为了这趟航班的乘客。以前,每年都会往返美国至少有五六次,每次都要从北京、上海转机,“太麻烦了”。而现在,14个小时就能从成都飞到旧金山,舒服地睡一觉就差不多能到了,这让他多了一条喜欢成都的理由。

      近年来,成都相继开通了前往北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亚洲的多条国际直飞航线,使成都成为了中西部地区国际航线网络唯一通达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截至目前,成都双流机场国际(地区)航线已达到104条,名列中西部机场榜首。

      2017年10月,成都市交委发布“十三五”成都交通发展目标中提到,将建设国际多直达、国内满覆盖、省内深通达的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其中加快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到2020年,形成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双枢纽”,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亿人次、年货邮吞吐能力达到250万吨。全力实施“深耕欧非、加密美澳、覆盖亚洲”的国际航线发展战略,到2022年国际(地区)航线达到130条以上,打造辐射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建成第四大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

      四通八达的新蜀道,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中西部城市的居民从这里出发,飞向世界。同样,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公司、国际游客、商务人士来到这里,感受中国中西部城市的强劲脉搏。

      从“蜀道难”变“蜀道通”再到“新蜀道”;从高速公路“大动脉”到农村公路“毛细血管”;从无到有,再到正在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的轨道交通……四川交通真正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别了,蜀道难!

    首页 上一页[1][2][3][4][5]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