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德耀四川・文明风华】四川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助推社会文明进步
  • 【德耀四川・文明风华】四川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助推社会文明进步

    时间:2017-12-12 17:36:45  来源:  作者: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12日讯(记者 周子铭)12月12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和志愿服务建设制度化,广泛开展网络文明传播,着力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效性和影响力,着力提升全省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作出了积极贡献。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改造社会、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创举,对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省努力打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示范工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及时把中央“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和省委“三大发展战略”等决策部署转化成五大创建测评体系的具体项目,形成339条测评指标、9条“一票否决”措施,着重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指向明确、操作性强,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为助推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抓手。5年来,共创成全国文明城市5个、文明单位219个、文明村镇222个、文明家庭14户、文明校园21所;省级文明城市114个、文明单位2534个、文明村镇625个、文明家庭100户。全国和省级文明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245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808元。

      四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民生工程的部署要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出发点落脚点。五年来,民生建设共投入1.9万亿元,新建城市公园103个、城市小广场500余个,出台便利惠民措施3万余条;平均每年向每个城市反馈问题60余条、提出整改建议20余项,向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提出整改建议1200余条。交通拥堵、管理粗放、应急滞后等“城市病”得到有效改善,政务服务、看病上学、养老托幼、公交出行等民生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文明城市创建支持率满意度达到90%以上,文明单位创建支持率满意度达到95%以上,真正实现了共建共享。把结对共建、助力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惠民事业来抓,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建成“四好村”1481个;加强文明单位共建帮扶力度,开展驻村帮扶126500人(次)、直接帮扶资金17亿余元,协调项目18000余个、资金180多亿元,开展共建活动60400余场(次),有力地促进了民生事业发展。

      同时我省严格逗硬创建考评制度。严格坚持对标测评体系,严格规范推荐申报、评选测评、命名表彰和复查确认程序,严格审核创先争优特色加分项目,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始终坚持从严把关、优中选优、动态管理的工作原则,共取消2个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资格、2个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和91个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产生了强大的震慑力。坚持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参评城市进行年度测评,确保评选出来的文明城市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近年来,我省的全国、省级文明城市获得国际组织颁发的荣誉称号41项,全国性荣誉称号1096个(次);省级及以上文明单位获得全国性集体荣誉称号3820个(次)、3900余人(次)被评为全国先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