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四川泸州护家生态循环农业综合体投用
  •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四川泸州护家生态循环农业综合体投用

    时间:2018-01-08 15:22:16  来源:  作者:

    建设中的护家生态循环农业综合体

    云管理监测

      四川新闻网泸州1月6日讯(朱茂 康宁 记者 岳东)今日,记者从泸州市古蔺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首批进口新西兰安格斯基础母牛交接仪式在护家生态循环农业综合体举行。

      据了解,古蔺县拥有纯天然、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极为适宜的地理气候,这为肉牛养殖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同时,古蔺作为郎酒之乡,每年将产生3万吨以上的酒糟,这些酒糟是肉牛最好的饲料之一。另外,古蔺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水稻杆、玉米杆、高粱杆等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发展肉牛养殖潜力巨大。

      近年来,在泸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古蔺县提出打造百亿郎酒旗舰、百亿水口酱酒园、百亿生态肉牛产业、百亿中药材产业、百亿黄荆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五个百亿”产业,为脱贫摘帽提供最有力的支撑。不久前,古蔺县还在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精心谋划“百里肉牛产业区”,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确保到2020年实现肉牛产业规模达到30万头,产值达到100亿元。

      护家生态循环农业综合体的建成投用,将为古蔺百亿肉牛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建设1个存栏1000头的智慧管理育肥场、1个存栏牛2000头的标准化肉牛育肥场、1个存栏500头安格斯基础母牛的良种繁育场、50个存栏20-50头肉牛的北欧体态优质肉牛生态养殖家庭牧场、10000亩优质牧草草场、1个2万吨牛粪有机肥加工厂,将带动护家镇1000贫困户养殖安格斯良种母牛3000头实现增收。

      来到农场村7组养殖大户雷庆明的家庭牧场,目前已存栏蜀宣花种牛64头。雷庆明介绍说,再养殖6个月,这批牛就可出栏,而且销路无忧,由公司订单收购,届时,每头牛可赚2000元左右,家庭可依靠养牛增收近13万元。

      雷庆明还介绍说,通过参与项目建设,该综合体项目将带动贫困户获得四项的收入。一是贫困户可用扶贫贷款入股分红,入股1万至3万元,按年利8%保底,年可分红800至2400元;二是贫困户可入场做工,按照每天80至100元的工资计算,可实现月工资收入2400元至3000元;三是资产性收入,可将土地按每亩每年300元流转给公司;四是贫困户自身可种草养牛,出售牧草每亩收入2000元以上,出售肉牛每头可赚2000元左右。

      另外,护家生态循环农业综合体在养殖科技化和生态化方面也亮点突出。记者了解到,综合体引入了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对项目区域环境空气、水质、气象、土壤、牧草、排污达标以及肉牛饲养管理、生长发育等情况实时可视化、数字化、网络化云管理监测、监控。同时,坚持资源化、无害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形成了“牛、沼、肥、粮、草”生态循环模式,将项目区域内牛粪尿等废弃物变废为宝,实现生态发展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护家生态循环农业综合体,只是打造古蔺县优质肉牛全产业链百亿产业扶贫项目的一部分。下一步,还将推动建成加工流通项目。一是规划在县城双创园区建设“蔺州神牛”主题公园,总投资10亿元,拟建1个产能5万头肉牛屠宰精深加工厂、1个年交易千万吨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1个牛文化博物馆、1个特色小镇、1条牛郎商业大街。项目规划占地650亩,建设期三年,于2018年建成5万头肉牛屠宰精深加工厂。二是建成现代化肉牛交易市场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规划在川黔交界建设1个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的现代化肉牛交易市场,年交易量5万头以上,促进川滇黔渝地区肉牛交易,拉动乌蒙山区域肉牛产业发展。

      古蔺县优质肉牛全产业链百亿产业扶贫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出栏优质肉牛15万头,辐射西南地区屠宰加工优质肉牛20万头,加上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等,全产业链年产值可达100亿元,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奔康。

      此次交接仪式共交接首批226头新西兰安格斯基础母牛,第二批次274头正在运往古蔺的路上。交接仪式后,还召开了古蔺百亿肉牛产业项目合作座谈会。

      (古蔺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