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成都老人异国他乡陪儿女生活 业余时间当上种菜能手
  • 成都老人异国他乡陪儿女生活 业余时间当上种菜能手

    时间:2018-01-15 15:40:07  来源:  作者:

      编者按

      最近几年,不少退休的中国老人不忍和在国外留学或工作的儿女长期分别,就越洋到异国他乡陪孩子生活。

      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这些父母们虽然人到了国外,可几千年农耕文化留下的种菜习惯却没有丢。

      都说外国人有地就种花,中国人有地就种菜,很多中国老人把自己后院开垦出来种菜,已经成为一些华人居住区的一道景观。

      我们今天邀请一位在加拿大体验种菜的老成都、今年已76岁的钟金虎,讲一讲他在北美种菜的故事。其实,在异国他乡种菜这件事,看上去很美,真要种起来,很多麻烦。当然,他也在种菜的经历中,发现所谓国外蔬菜不打农药、绿色天然,也并非很多人想象中那样。

      2013年,我和老伴儿双双迎来退休生活,因为儿子、媳妇在加拿大读完书后就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为了一份天伦之乐,我这个老成都,从此跟老伴在加拿大生活的时间就多了不少。

      儿子儿媳生活在加拿大的BC省(又名卑诗省)首府:位于温哥华岛的维多利亚市。刚来的时候,我们对什么都觉得新鲜好奇,几乎跑遍了全岛的主要观光景点。新鲜感过去之后,在异国他乡继续日常生活,还得找点儿其他事情做。

      作为上世纪40年代生人,我们和无数中国老年人一样,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种菜。于是,我把后院的绿色草坪“开垦”了一部分出来,就这样开始了我在加拿大的业余种植活动。

      只是没想到,这份爱好进行得殊为不易。 文/钟金虎

      初来乍到

      写作的间隙

      想到了种菜

      温哥华岛面积约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75万人,大多集中在岛南端的维多利亚市居住和工作。该岛与温哥华市仅一水之隔,两地由水路和空中交通连接。水路有大型渡轮,可一次装载300辆汽车和上千名乘客。渡轮每两小时一班,航行近一个半小时抵达对岸。还有普通飞机和水上飞机每天数次来往穿梭,承运旅客和货物。

      温哥华岛上民风淳朴,居民待人和气,没什么排外情绪,不论大家肤色如何,相识与否,只要四目对视,他们就会与你主动打个招呼,十分友善。

      BC省和维多利亚市政府及社区,对待少数族裔也不错,经常组织不同族裔的人参与各种旅游、表演活动和英语、法语培训班。还专门为华人提供每星期一次的聚会场地。场地内有专门的服务人员,为大家提供咖啡、水果和热茶,你可以在这里打乒乓、台球、扑克或游泳、汗蒸等等。

      由于温哥华岛也是中国移民的一大聚居区域,因此在当地我们并不觉孤独,可以结交到来自祖国各地的同胞朋友。

      在这些华人朋友中,有一些是在家里后院种地的高手,平时会相互交流种菜的心得体会、相互观摩对方的菜园,交流种植经验、互通种子和肥料的信息。 岛上有七、八个小城,每个城市都有商场和超市,比较知名的有Costco(好市多)、Wal-Mart(沃尔玛)、The Home Depot(家得宝)等,蔬菜和日用食品都在超市出售。

      这些货架上的蔬菜非常光鲜,没有一丁点儿虫眼儿、黄叶,更不带一点泥土杂草,即便是土豆、红薯一类的块茎作物也是清洗得干干净净的。那些蔬菜在菜摊上码放得整整齐齐,让人垂涎欲滴,很有购买欲。

      曾在川音任通俗学院任客座教授的我,本职专业是录音及MIDI技术,来到加拿大后,首先投入了早已规划好的写作计划,前后完成了共计150万字的写作出版任务。

      在写作过程中,总有劳累和烦躁的时候,甚至有写不下去打算放弃的时候。这种时候为了平复情绪,我想到了种菜。

    [1][2][3]下一页 尾页

      开垦草坪

      40平米菜地

      拌了20包肥料

      于是,我把后院的绿色草地“开垦”了一部分,还真的种上了豆子和蔬菜。

      BC省有土地不准裸露的规定,裸露的土地一定要用绿色植物加以覆盖。我们把草地开垦出来以后,尽快把蔬菜种植上去,也算没有违反政府的有关规定。

      政府不提倡居民自己种菜,所以我们的菜地都是开垦在后院,前院打理得非常光鲜,一般是种花、种树和种草。

      开荒并不需要什么高深学问,说干就干:先去除不厚的草皮,然后深挖地,再拌上当地的“蘑菇肥”,就算开荒成功――这种肥料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据说它是最适合种植蔬菜的。

      这种所谓的生态肥,肥效好且很环保,价格为每包3.99加元(约合人民币20元),一包10公斤。我大概开垦了40平米的蔬菜地,由于该地块太过贫瘠,一口气拌合上了20包蘑菇肥。这200公斤、价值400元人民币的肥料,在国内可以施足10亩地了吧。

      与此同时,浸种、下种、育苗、移栽等农活一样不能马虎,完全就跟一个老农民似的。附近的华人种植能手还夸我农活不错,这还得归功于我初中时曾学习过《植物学》课程,参加过课外植物小组,以及经常去农村舅舅家帮忙干农活而积累下的一点技能。

      加拿大有专业的植物种子和肥料商店,还有一些销售各种农用工具和园艺的综合商店,也兼卖种子、种苗、菜苗和树苗。这里销售的种子包装精美,说明书也写得非常详细,内容包括何时下种、窝距、窝深、行距,以及如何施肥,都为购买者作了详尽介绍。

      凡是在货架上放着的种子,都是当前适合栽种的。时间未到或过了种植期的种子,一律不会放在货架上。 种苗上挂有详尽的说明标签:包括该种苗对日照的要求,每天要多少小时的太阳照射,什么时候浇多少水,施什么肥,统统都有详细的指导意见,也对种植者很有帮助。

      大战蛞蝓

      发动全家

      打着手电去抓

      当蔬菜按照指导意见种下后,家人们都满怀希望等着收获。我也满心憧憬着自己种下的蔬菜因为没有喷洒过农药,可以放心大胆地吃沙拉酱拌蔬菜了。

      然而当地有个奇怪的现象:这岛上有花花不香,岛上基本上都是风媒花,很少有虫媒花。既然没有花香,也就没有昆虫(连蜜蜂都没有,甚至夏天没有蚊虫,蚂蚁都很少见);没有昆虫就见不到鸟类(鸟类的食物主要是种子和虫子)。这里不像中国到处都是小鸟和各种昆虫,这里只有乌鸦和海鸥,很少见到麻雀和其他雀鸟。

      我去过当地的原始森林公园,在森林里和花园中都听不到鸟叫和虫鸣,也没有恼人的蚊虫和苍蝇,所以在温哥华岛上基本没有虫害和虫灾出现。 但是,因为这里没有了小鸟这种虫子的天敌,有一种虫子在这里悄悄泛滥起来了,而且俨然成了当地的“霸主”!

      有一天早晨,天还未亮时我起床去菜地巡视,突然发现有许多蛞蝓(也就是俗称的鼻涕虫)正趴在我的菜叶上大口啃食!我心疼极了,立即抓了几条弄死。

      当时还以为就只有这几条虫,抓了后就不会再有,哪知第二天半夜去查看,又发现了不少!此时的菜叶已经让它们啃得满目疮痍,惨不忍睹了……后来我跟其他种菜的华人朋友了解,原来因为蛞蝓在这里没有天敌,已经成为温哥华岛上繁殖力极强、非常泛滥的一种害虫了。我亲眼见到的就有爬行时身长超过15厘米的大型蛞蝓。

      我原本打算买些农药去杀死这些昆虫,到农药商店一看,小小的一瓶农药要卖10多加元(合人民币60~70元),而且喷不了几次。天哪!总共才40平米的菜地,原本就收不了多少菜,光肥料和农药就要用去500元!自己花的力气流的汗还不算,即使大丰收了,这些蔬菜也值不了500元呐!

      为此,我还是下决心不用农药,因为毕竟我的菜地不大。我就发动全家人,只要谁有空,夜晚打起手电筒到园子里抓蛞蝓,总有一天要把它消灭干净!蛞蝓有个昼伏夜出的天性。白天见不到它,夜幕降临就是它最活跃的时刻。它的一个特性就是怕光,用手电筒一照就会卷成一坨,任你处置。

    首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尾页

      霉斑来袭

      生菜根部

      还发现金针虫

      蛞蝓还未消灭光,又出现了一件让我抠脑壳的事儿:我在瓜、豆的叶片上发现了一些小霉斑,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很大团的霉斑,几乎遍布整个藤叶。从最低处逐渐向高处藤叶蔓延,再后来又从叶上扩散到瓜上。心想要是不吃这些瓜喃又觉得不划算,要是吃了会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喃? 蔬菜叶霉斑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形成的,而且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若是手摸过或虫爬过叶上长霉斑的地方,再去触、爬其他茎和叶,这些地方过几天就会被传染上一大片,具有疯狂的传播能力。

      后来我发现,这种霉斑病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发作的,一旦发现有长霉斑病的植株后,如能立刻轻轻拔掉,放入密闭的塑料口袋,丢而弃之,就不会造成进一步传染。

      霉斑的问题过后,我又发现了一种黄色的蛆虫――金针虫。这种虫比蛞蝓更可恨。此话怎讲呢?前几天我移栽生菜,大部分生菜只要移栽时根上带的土较多,定根后水浇透,第二天即可直立成活。可是我发现有几窝生菜老是在同一个地点死亡,一再补栽都不能成活,实在令我感到蹊跷。

      有一天我想探个究竟,撬了一颗菜来仔细研究,有了非同小可的发现:金针虫正趴在生菜土下的根部在那儿大快朵颐,把菜根齐刷刷地咬断,这棵菜不死才怪!

      发现此秘密后,我把每一颗死了的生菜都挖出来检查,结果少则一两根,多则七八根金针虫,被我一一杀死了。这种虫害范围不大,容易发现,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这时我就开始思考了:为啥我种的菜不打农药就会长霉、长虫,外观惨不忍睹。而在当地超市出售的蔬菜为什么这么光鲜?难道加拿大的农民有什么秘而不宣、高科技的种植技术吗?

      同胞互助

      谁种什么菜

      各有分工

      据我了解,当地都是工厂化、集约化生产蔬菜,这种大规模种植,不可能用人工逮虫的方法去除虫害,他们还是会用农药,但他们会严格地按照农药和化肥的施放品种、计量、施放时间等指标来严格规范操作,保证施放的农药计量准确。

      只有在毒效已经完全分解或降解之后,农药残留达到标准的蔬菜才能投放市场。 这几年来,我在这里的一些华人朋友也坚持不用农药,甚至还有一位从北京来的张姓朋友,坚持不用化肥,自己沤制肥料,他的蔬菜依然长得十分光鲜,与当地超市卖的蔬菜没有多大差别。

      这里从阳历9月份开始吹冷风(对面就是美国的雪山),并陆续开始下雨,一直要下到来年5月中旬。冬天地面温度接近零度左右,只能栽种不怕冷的蒜苗和葱葱;从5月份开始,天气逐渐转热,所以能够种植的月份只有五个月不到的时间。为了尽量延长种植时间,就要在5月份之前先行在室内育种和催苗,等到5月中旬天气转暖后,马上就要移栽菜苗,保证我们的蔬菜能够收获两茬以上。

      后院面积毕竟有限,靠一家人单打独斗,能吃到的蔬菜品种也有限,于是自然而然出现了分工――谁种生菜、谁种四季豆、谁种冬瓜……大家会互相交换。总共算来,在当地的中国人,后院里常种的蔬菜品种可不少:莲花白、莴苣、生菜、菠菜、芹菜、茄子、四季豆和不少瓜类等,基本上国内有的品种我们都尝试种过。

      由于当地人喜欢吃番茄,各种菜肴里都要放入番茄调味,所以在这里的育苗公司能买到十多个品种的番茄,算是当地的一点优势。但若论日常可食蔬菜的品种丰富,还得羡慕咱们生活在国内的同胞啊!

    首页 上一页[1][2][3]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