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大城崛起" 成都总规"世界范儿"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大城崛起" 成都总规"世界范儿"

    时间:2018-03-03 16:24:33  来源:  作者:

    最近,一个热词又让成都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人民日报3月2日发文《成都大手笔勾画世界都市》,称“未来成都的城市战略定位更具全球眼光、国际视野”。

    朋友圈内,一篇《什么是成都?》的文章正在刷屏。“商业精英们看好它的未来发展,北上广深之外,成都是他们追逐财富梦想的最佳选择;普通人津津乐道于它的生活方式……其舒适度之高,足以令全国人民艳羡不已。”“星球研究所”这个由一群地理控创办的自媒体在文章中说,“未来更加可期,这就是成都,烟火人间3000年。”

    无论是人民日报,还是“星球研究所”,关注的,都是全新的成都城市总规,以及这一规划绘出的成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的未来。

    新总规,以比肩世界城市的眼光、以与京沪总规相当的水平、以不亚于广州总规的格局,为成都在时代机遇下跨越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战略目标和路径。

    世界范儿的眼光 符合城市生态学与城市地理学的规划

    著名国际城市规划大师,“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说过,要做出好的规划,有两点很重要。第一,找有能力的专业人士;第二,尊重他的专业意见。

    翻看成都新总规的编撰说明,那一连串参与编撰的名字,在全世界的城市规划领域,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苏解放,美国规划协会(简称APA)秘书长,APA中国项目负责人。这一协会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全球4.3万多会员)、历史最悠久的规划组织。

    李晓江,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过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成渝城镇群规划、重庆两江新区规划等。曾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可以说,国内外顶尖的规划专家,将世界最先进的规划思维,贯穿融入成都的新总规之中。

    举例而言。成都的新总规首次提出了“四定原则”。以水定人,以底定城,以能定业,以气定形。不是根据野心定规划,而是根据资源定规划。城市有多大的资源承载力,有什么样的环境特征,成为了规划的基础依据。在此基础上科学配置要素,实现精明增长。

    专家评点说,这是非常符合城市生态学与城市地理学等城市规划科学规律的。当今城市规划强调基于城市的生态本底,梳理自然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条件,通过合理调整城市功能空间布局来重塑城市形态。而这也正反映出成都的新总规中,与世界潮流接轨的前卫规划理念。

      世界范儿的格局 考虑到人口流动不确定性的规划

    翻阅成都的新总规,一定会被不同板块出现的各种数据所惊到。

    比如各地总规中最令人关注的人口数据――在“以水定人”的原则下,成都规划至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中心城区的未来人口将达到1360万。

    目前,成都常住人口1600余万。新一轮的规划,为城市人口发展与吸引人才落户预留出约700万人口增量指标。

    成都在新总规中还专门提到“考虑到人口流动和人口发展的不确定性,按照服务人口2760万人配置市政公共服务设施”。这是一项明显的进步,表明了成都对于流动人口的价值的肯定,将流动人口纳入服务对象。

    随着“两山夹一城”的逼仄被“一山连两翼”的城市新格局取代,成都的规划市域面积将达到1.43万平方公里,较上一轮规划增加了221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从四环以内区域扩展至五环以内区域,面积增加了634平方公里――实现了城市市域面积与中心城区面积的双增容。

    要知道,东京都市圈的面积是1.3万平方公里,纽约都会区的面积是1.3万平方公里,巴黎大区的面积是1.2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修编之后成都的市域面积已经跻身世界超级都市的范畴。

    人口、空间指标的增容,这正是一个城市不断向上的姿态。

      世界范儿的环境 贯穿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考虑的规划

    成都的新总规,将公园城市的打造、生态价值的考虑,贯穿在整个成都的城市规划之中。更在战略定位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这也是成都新总规中有别于北上广的不同定位。事实上,纵观国际大都市的远景规划目标定位,“可持续发展”、“宜居”是共同的主题。比如,伦敦提出的“可持续的城市、健康的城市、繁荣的城市、世界的城市”,纽约提出的“更绿色、更美好的纽约”,东京提出“幸福市民之都、纤维城市”,新加坡的“一个高品质的宜居都市”,悉尼的“生态、国际化、网络化都市”……

    从这一点上来讲,成都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定位,不仅结合了自身优势特色,更显现出对标世界顶级城市的眼光。

    连接城市“两翼”的城市绿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这是目前全球规划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

    全国规划最长的绿道系统――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将构建起五级绿化体系,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绿色资源和新型的消费场景。

      世界范儿的文化 整整15页文字撰写文化保护的规划

    几年前,一位世界顶级的规划专家曾评价,中国城市规划问题的一大缺陷,是严重缺乏对历史古迹和文化的保护。“很多人认为保护古迹与城市发展是水火不容的。但国际经验表明,历史古迹保护对城市发展大有益处”。

    评价的出处,来自美国规划协会秘书长苏解放。他也参与了成都新总规的编制。而在成都新总规中可以看到,不仅战略定位包含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更是用了整整一个章节,15页文字,将文化保护与发展细细撰写。

    这也是成都的规划特色之一。在“世界城市”的追击战中,历史文化底蕴的加持,无疑是城市的质感提升的重要砝码。

    成都是中国城址未变、城名未改、延续至今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占有独特且不可或缺的位置,这是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根基。

    而在成都新总规中,一方面精心保护数千年来传承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历史城区范围由13.6平方公里扩大到24.66平方公里;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天府文化将得到进一步弘扬、发展。这不仅将实现城市文化的市民共享,更将提升成都的国际影响力。

    成都商报记者 王 摄影记者 王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