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我奋斗 我幸福】广汉王万富玩泥巴30余年:让复制的文物走进千万家
  • 【我奋斗 我幸福】广汉王万富玩泥巴30余年:让复制的文物走进千万家

    时间:2018-04-03 15:53:28  来源:  作者:

    王万富

      四川新闻网德阳4月2日讯(记者 周鸿 摄影报道)都快50岁的人了,广汉市南丰镇的王万富还在玩泥巴,而且他还有一个大志向,那就是让文物活起来,走进大家的生活中。怎么样才能让文物活起来?十多年来,王万富通过手中的泥巴将一些文物一件件的复制出来,让这些陶器复制品成为了家中的艺术品,甚至远销到国外。

    从小醉心玩泥巴,也曾想过要放弃

    以前的农村,很多人家庭条件不好,田间的泥巴就成了小朋友的玩具,王万富也是如此。他和小伙伴用泥巴捏出飞机、坦克等各种模型。比较起来,王万富捏出的模型看起来最形象生动,这让他颇感自豪。

    “除了玩泥巴,我当时还比较喜欢画画,童年的大部分时光就在这两件事上面。”王万富说,大概在13岁的时候就没去上初中,而是直接报名参加了广汉市的美术班,学习了三个月。

    三个月后,王万富回到了家里,又开始重复着以前的画画玩泥巴。直到15岁的时候,他开始有意识的开始学习雕塑。不过,当时他周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老师,只有靠自己自学。寺庙和道观成为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就有不少的雕塑品。

    王万富将寺庙或者道观里的塑像画出来,然后拿回家里,照着画里的样子用泥巴做出来。做好之后再带到寺庙或者道观里进行比对。

    “通过这种方式,对我雕塑的技艺提升很大。”王万富说,他现在取得的成绩都是靠着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对王万富来说,雕塑是他最大的兴趣,而且也一直想做下去。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有想过要放弃的时候。那就是靠着这个能不能养活自己的问题。

    当时像王万富这样的年轻小伙,很多都出去打工挣钱了,而他却还在家里玩泥巴、吃老本,整整三年时间。两相对比起来,是出去打工,还是继续坚持自己的初心?让王万富心里很矛盾,甚至有了出家的念头。恰在这时候,有人找到他,请他去塑佛像。

    “这让我看到了希望,终于有生意可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了。”王万富说,这又让他有了坚持梦想的决心和动力。

    [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青铜神鸟成了陶制神鸟

    无师自通,圈内人称他为“汉州陶艺王”

    说起雕塑,王万富自然将西方雕塑与中国的雕塑进行了对比。在他看来,东西方各有自己的艺术价值。

    “西方的人物雕塑大多有模特,他们会照着模特进行创作,因此人物还原出来的精确率很高,像罗丹的沉思者就是如此;而我们国家的陶俑,像说唱俑就是展现的瞬时艺术,说唱的人刚好展现那个动作,然后被制陶人抓住这一瞬间,并进行了较为夸张的表现。”王万富说,我们国家的陶俑展现的更多是生活中的场景,特别是汉代的陶俑,从他们的眼神、形态、动作等就能反映出汉代人民的幸福生活,很接地气。

    陶器虽然不会说话,但在王万富看来,却都有思想,因为制陶人在制作过程中就带有自己的情感。想要学好制陶,就必须要在陶器上揣摩古人的思想。

    “跪下来学古人,站起来做自己。”这两句话便成了王万富制陶的准则。“古人制陶的程序不能简化,只有继承好古法制陶后才能更好的创新。”

    怀着对古人制陶技艺的敬畏和认真学习继承的态度,30多年来,王万富复制出许多的陶器,在圈内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多,他的作品不仅被国内一些收藏家收藏,还成为礼品被赠送,更远销国外。

    目前,王万富已经能够烧制出3米高的陶俑,而秦始皇兵马俑的高度为一米八左右。

    在陶艺这个圈子里,无师自通的他被众人称之为“汉州陶艺王”。

    首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复制出来的说唱俑

      最大心愿:用手中泥巴复制文物走进千万家

    在别人看来,玩泥巴或许是“不务正业”,是小孩子玩的游戏。但在王万富心中,他有一个关于泥巴的梦想。

    “之前我一直在塑佛像,后来接触到文物修复,便萌生了想复制文物的想法。”王万富说,同一件文物只有一个,放在博物馆是冰冷的。如果人们想要去看,还要到博物馆才能看到,如果距离很远,根本就没时间去看。

    那么如何要让文物活起来,焕发生机和灵性?王万富想到的就是用手里的泥巴复制出文物,这样人们就可以把这些复制品带回家,让大家能经常能看到,更了解它们的历史。

    “这件说唱俑就是我复制下来的。”王万富说,当时凭借图片和视频上的说唱俑,自己制作出来。后来拿到在北京举办的文博会,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王万富名气逐渐大了起来,有不少的博物馆邀请他复制文物,被当做礼品赠送。有人建议他办一个企业,以后可以流水化作业。不过,他并没想过做大做强,也不想做成企业。只是一心想要把古法制陶这种技艺传承下去。

    身处三星堆遗址的王万富还有一个大大的计划,他正在用陶复制青铜神鸟。

    “一只神鸟的前世和今生,现在我就用泥土的语言叙述它的今生,让它飞到全世界。”王万富说,“三星堆是我的家乡,作为一个制陶人我有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三星堆文物活起来。”

    首页 上一页[1][2][3]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