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王东明同志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 王东明同志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时间:2017-05-25 23:24:55  来源:  作者:

    高举旗帜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治蜀兴川全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开启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

      最具决定性的政治成就,是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形成和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最具时代性的理论成就,是推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最具标志性的实践成就,是开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

      面对新的伟大实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思想旗帜、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始终以此统揽四川各项工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中国梦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主线,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方向,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追求、接力奋斗。四川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须高扬中国梦精神旗帜,在决胜全面小康中阔步前行,在建设经济强省中不懈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四川应有贡献。

      ●要始终保持“四个自信”政治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为什么、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面对各种困难挑战,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偏离,紧扣四川实际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好满足全省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展现更大作为。

      ●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发展。

      “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的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的治国理政战略布局,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必须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和基本要求,始终坚持“六个毫不动摇”,紧紧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着力解决制约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三严三实”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旗帜鲜明惩治腐败,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坚决有力刷新吏治,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不断把治蜀兴川事业推向前进。

      ●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走出新常态下四川转型发展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从经济发展新常态出发,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必须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四川发展,牢牢把握发展的基点在创新、支撑在协调、希望在绿色、空间在开放、目的在共享,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让全省各族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这个工作总基调和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确保四川改革发展行稳致远。

      稳中求进既是经济工作方法论,又是党中央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必须把稳中求进贯穿四川工作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既做到稳增长、稳预期、稳就业、稳环境,又做到经济发展要进、创新驱动要进、脱贫攻坚要进、改革开放要进、民主法治要进、党的建设要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寄予厚望,在经济发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贸区建设、脱贫攻坚、灾后重建、社会治理、藏区工作、党的建设和班子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给予特殊关怀和强有力指导。特别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四川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再接再厉,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强调当前要做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创新创造、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四项重点工作。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牢记重托、积极作为,坚决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努力开辟四川发展新境界。

    奋斗历程

    砥砺奋进 拼搏实干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四川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专注发展定力和惩治腐败定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四川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过五年不懈努力,全省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

      1 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

      2 多点多极竞相发展态势总体形成

      3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

      4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5 开放合作高水平高端化推进

      6 长远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7 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8 思想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9 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10 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11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五场硬仗

      ●我们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我们着眼同步全面小康,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们切实担负地方主体责任,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重大胜利。

      ●我们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

      ●我们坚定推进从严管党治党,集中打了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

    六个认识

      第一,方向问题始终是决定治蜀兴川事业成败的根本所在,必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在四川不折不扣落实,这样才能确保事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四川的基本省情决定了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才能加快闯过转型升级这道关口,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第三,四川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必须事不避难、统筹兼顾、谋定后动、勇于担当,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列出清单、挂图作战,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这样才能掌握工作主动权,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既定目标。

      第四,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必须把依法治省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和关键性工程来抓,切实把四川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这样才能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第五,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汇聚起强大合力,不断夺取治蜀兴川新胜利。

      第六,党的伟大工程保障党的伟大事业,必须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党员干部心思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这样才能为四川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宏伟蓝图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自觉肩负历史使命,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在历届省委奠定的坚实基础上,科学描绘富有时代精神、彰显四川特色、反映人民心声的发展蓝图。

      ●展望未来发展,我们要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凝聚奋进力量。

      美丽,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

      繁荣,就是要推动经济繁荣与文化繁荣互相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充分释放创新创造内生动能,展现百业竞发之兴、万商云集之盛,形成活力迸发、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

      和谐,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其居、畅其行、乐其业、授其教、医其病、养其老,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团结和睦,充分彰显四川安居乐业之幸、政通人和之福,让人们日子美、心气顺,生活越来越安逸。

      ●今后五年,我们要始终不渝朝着“两个跨越”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4.2万亿元,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努力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面开发开放上走在全国前列。

      ――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主体功能区布局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基本形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文化繁荣发展再上新台阶,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彰显中国气派、富集巴蜀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现代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整体形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今后五年,我们要坚定实施“三大发展战略”,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路径选择,是推动四川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宏伟蓝图的关键之举。

      要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

      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新格局。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动力转换接续、发展提质升级的新格局。

    重点部署

      1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 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3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4 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5 切实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6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7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2][3][4]下一页 尾页

    奋斗历程

    迎难而上 勇于担当 集中力量打硬仗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四川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专注发展定力和惩治腐败定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四川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五年,四川面临多重特殊矛盾和重大考验。我们迎难而上、勇于担当,集中力量打了几场硬仗,着重抓了一批关乎全局和长远的大事难事。

      5年成就

      1 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

      经济总量达到3.26万亿元,跃升至全国第六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增加1万亿元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300亿元、公共财政支出超过8000亿元,均增长70%以上;各项存款余额6.5万亿元,增加3万亿元。

      2 多点多极竞相发展态势总体形成

      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川南、川东北经济区经济总量均超过5000亿元,天府新区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市(州)达15个、增加8个,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达112个、增加38个。

      3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

      “四大城市群”建设、“百万安居工程”和“百镇建设行动”成效明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9.2%、提高7.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吸纳农业转移人口100万人以上,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282个。

      4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任务基本完成,培育家庭农场3.4万个、农民合作社7.4万个、龙头企业1万户以上;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4.5万亿元、所有者权益达1.5万亿元,均增长120%以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力度加大,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89万户。

      5 开放合作高水平高端化推进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成功承办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西博会、科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国际性会议和投资促进活动;累计引进到位省外、境外资金超过5万亿元,驻蓉领事馆达16家,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21户,成都双流机场开通国际航线100条,新增54条。

      6 长远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布局先后落户四川,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到7095万千瓦,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初步建成;交通领域投资连续5年居全国前列,高速公路、铁路、高等级航道里程分别达6610公里、4623公里、1515公里,进出川大通道达29条,新增12条;天府国际机场获批并开工建设,奠定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7 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持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全省财政民生投入占年度公共财政支出提高并稳定在65%左右;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7%、11.5%。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全面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明显,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老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长足发展。

      8 思想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中国梦主题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扎实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向上向好,涌现出兰辉、菊美多吉等一批先进典型,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小康建设成效明显。

      9 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打响,绿化全川行动扎实开展,全省五分之二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累计植树造林5020万亩。

      10 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外事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有力发挥,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持续深化,依法治省工作成效显著。

      11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党的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总体形成。

    5场硬仗

    东方汽轮机厂生产车间。 谢瑞发摄

      1 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存量和扩增量并举,2013年以来关停小煤矿753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488户,提前完成国家任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积极培育高端现代产业,集中培育航空与燃机、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现代金融、旅游、石墨烯等一批重点产业,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引领发展的“一号工程”,列出9张清单全力推进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元、增长128%,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提高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

    美姑县农作乡采花椒的村民吉克笑得合不拢嘴。 本报记者吴传明摄

      2 着眼同步全面小康,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聚焦“四大片区”和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驻村帮扶机制,打出组合拳。坚持以上率下,省级领导和各级干部带队开展多轮全覆盖调研督导,扎实推进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就业增收、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低保兜底、金融扶贫等,创新设立”四项基金“,广泛开展“四好村”创建,抓好省内外对口帮扶,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4.3%,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就。

    雅安市芦天宝飞地园区创业孵化园。

      3 切实担负地方主体责任,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重大胜利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迅速有序科学高效开展抢险救援,千方百计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科学谋划推进灾后重建,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4・20”芦山强烈地震三年重建任务圆满完成,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实施,一批旅游文化特色小镇相继建成,灾区“造血”功能明显增强,“户户安居乐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的规划愿景正在成为美好现实,灾区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雅江牧民开展赛马活动。本报记者衡昌辉摄

      4 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

      坚持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一起抓,规划实施两轮“三年交通大会战”,全域旅游、现代农牧业等特色经济蓬勃发展;扎实推进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和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抓好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建设,实施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和“一村一幼”,社会民生事业水平大幅提升;常态化推进民族地区依法治理,抓好彝区禁毒防艾,加强寺庙依法整治和规范管理,广泛开展“爱国守法感恩”主题教育,“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成为广泛共识,四川藏区静悄悄地发生了根本性历史性变化。

    绵阳廉政文化墙上的百廉图。 王勇摄

      5 坚定推进从严管党治党,集中打了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

      以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抓手,彻底肃清周永康长期插手四川事务造成的恶劣影响。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实现本届省委巡视全覆盖、市县党委巡察全面推开,彻查严处南充拉票贿选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驰而不息整饬作风,深入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严从实抓班子带队伍,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风清气正,全省政治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

    6个认识

      1 方向问题始终是决定治蜀兴川事业成败的根本所在,必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在四川不折不扣落实,这样才能确保事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 四川的基本省情决定了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才能加快闯过转型升级这道关口,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3 四川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必须事不避难、统筹兼顾、谋定后动、勇于担当,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列出清单、挂图作战,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这样才能掌握工作主动权,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既定目标。

      4 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必须把依法治省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和关键性工程来抓,切实把四川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这样才能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5 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汇聚起强大合力,不断夺取治蜀兴川新胜利。

      6 党的伟大工程保障党的伟大事业,必须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党员干部心思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这样才能为四川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本报记者李淼曾小清王眉灵钟振宇陈松整理

    党代表感言

      报告处处体现了省委事不避难、砥砺奋进的勇敢担当。这几年,四川打硬仗,首先就是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欠发达省,鲜明提出“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积极走上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之路。省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不断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同时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谋转型。正是这样脚踏实地地干,四川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五年间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新有

      报告将脱贫攻坚作为过去几年我省集中力量打下的几场硬仗,也是关乎全局和长远的五方面大事难事之一。高点定位,精准概括,充分彰显了省委着眼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责任担当,也体现了省委面向全川人民作出庄严承诺的初心不忘。我们有信心,在省委强有力的领导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向历史、向党中央、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长降初

      切实担负起地方主体责任,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重大胜利。四川一开始就把科学重建与同步小康紧密结合,把灾后重建置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去筹谋。同时,努力探索地方为主体的重建新机制,把提升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国家课题”作为应尽之责,探索走出了一条恢复重建新路。――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改革办综合处主任科员黄登武

      过去五年,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脱贫攻坚首战告捷、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接下来,我们要把这次党代会的精神,转化为推动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的强大动力,奋力开创四川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省民宗委主任姚斌

      报告贯彻中央要求,凝聚各方智慧,承载群众期盼,高屋建瓴,全面深刻,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过去五年,省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清醒作出“三个不可低估”的重大判断,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前所未有、正风反腐的决心力度前所未有、反腐败斗争的成效成就前所未有,营造了风清气正、崇廉尚实、遵纪守法、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省预防腐败局局长黄昌明

    首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尾页

    宏伟蓝图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站在“两个 一 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自觉肩负历史使命,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在历届省委奠定的坚实基础上,科学描绘富有时代精神、彰显四川特色、反映人民心声的发展蓝图。

    航拍成都天府大道及位于其两侧的天府软件园。王正伟摄(视觉四川)

      四川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作出的战略谋划,必将激励全省上下共同为之奋斗,一步一步把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美好愿景

    一个愿景

      展望未来发展

      我们要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凝聚奋进力量

      美丽

      ●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

      繁荣

      ●就是要推动经济繁荣与文化繁荣互相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充分释放创新创造内生动能,展现百业竞发之兴、万商云集之盛,形成活力迸发、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

      和谐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其居、畅其行、乐其业、授其教、医其病、养其老,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团结和睦,充分彰显四川安居乐业之幸、政通人和之福,让人们日子美、心气顺,生活越来越安逸

    奋斗目标

    两个跨越

      今后五年

      我们要始终不渝朝着“两个跨越”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

      ●决胜全面小康

      是必须如期完成的首要任务

      既要重视平均数大多数,又要重视极少数

      做到领域、人口、区域全面覆盖,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进而继续推动“五位一体”建设全面进步

      沿着这条康庄大道阔步前进

      ●建设经济强省

      是决定四川未来前途的历史使命

      必须推动全省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区域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

      做到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

      实现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为我省现代化建设打下决定性基础

      关键之举

      三大发展战略

      今后五年

      我们要坚定实施“三大发展战略”

      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路径选择

      是推动四川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宏伟蓝图的关键之举

      A

      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

      必须坚持

      把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作为激发区域内在活力、增强四川经济实力的重大抓手,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多点多极共兴、同步全面小康的发展局面,打造引领西部、面向全国的核心增长区域。

      1 强化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2 打造各具特色和支撑的区域经济板块

      3 持续做大市州经济梯队、夯实县域底部基础

      B

      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新格局

      必须坚持

      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更加注重发挥信息化的聚合、叠加、倍增效应,促进城镇布局与产业布局、经济区与城市群发展有机交融,加快构建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城乡形态。

      1 着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2 着力形成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城镇体系

      3 着力形成城乡一体的现代城乡形态

      C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动力转换接续、发展提质升级的新格局

      必须坚持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把创新驱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以科技创新带动理论、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文化等全面创新,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1 突出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

      2 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

      3 用好创新人才“第一资源”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到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4.2万亿元

      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努力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面开发开放上走在全国前列

      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现代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整体形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主体功能区布局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基本形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文化繁荣发展再上新台阶

      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彰显中国气派、富集巴蜀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党代表感言

      治蜀兴川方略凝聚共识

      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副主任

      颜旭

      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我特别关注报告中“始终不渝朝着‘两个跨越’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这一内容。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省委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全局,形成了治蜀兴川新方略,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确立了“两个跨越”奋斗目标。事实证明,省委确立的治蜀兴川方略和“两个跨越”的奋斗目标,符合中央精神、切合四川实际,是凝聚全省人民最大共识、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关键。

      “三大发展战略”不断深入

      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

      孙超英

      坚定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是推动四川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宏伟蓝图的关键之举。坚定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多点多极支撑是总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是路径,创新驱动发展是动力,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实现四川“两个跨越”的目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大发展战略”从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上正式提出,到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后在“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维中继续深入实施,四川省委以战略定力统领发展大局,坚定地走出了四川新的筑梦之路。

      “两个跨越”导向清晰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教授

      郭剑英

      报告展现了过去五年四川发展的累累硕果,让人激动和喜悦;描绘了未来五年四川发展的美好蓝图,让人振奋和憧憬。报告中提到“始终不渝朝着‘两个跨越’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这对于地方发展来说,导向清晰、路径明确,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就全省旅游大市乐山来看,未来五年,乐山应继续以旅游为引擎,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和加快建成全面小康。在社会经济实力提升方面,应围绕旅游业发展,实施破旧立新、三产融合,带动绿色工业、城乡基础设施、交通、生活环境的改善。旅游产业也是藏富于民的产业,应以发展旅游业引领贫困村挖掘本地资源、转变思想、自建产业,实现脱贫奔康。

      “创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总经理

      四川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潘晓勇

      报告鲜明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既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路径选择,也是省委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当下,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通过技术、管理、经营、模式等创新,才能实现转型升级、发展提质增效。近年来,长虹坚定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互联网化和智能化转型步伐,去年入围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首批示范项目。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始终将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做促进社会和谐的“铺路石”

      仁寿县委群众工作部部长县群众接待中心主任

      吴菊芬

      报告振奋人心、凝心聚力,对于长期直面群众一线的党员来说,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要特别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筑牢群众基础,汇聚民心民意。要进一步把报告精神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所在的仁寿县是我省人口第一大县,群众和信访工作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在今后工作中,要紧紧秉承“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宗旨,坚守利众之心、笃行利众之行,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铺路石”。在面对来访群众时,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事不避难。本报记者吴亚飞吴忧阳帆曾小清整理

    首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尾页

    重点部署

    挂图作战 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

      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重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肩上。面对全省人民的信任期待,面对新的“赶考”,我们必须勇于担当,不负时代、无愧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

      1

      供给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举措。必须坚定作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加快培育新动能,实施质量对标提升行动,开展四川制造品牌创建,构建有利于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向实体经济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必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经济新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实施“绿色四川”旅游行动计划打造更多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集群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突出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实施“十大行动”,建设“四区四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城镇化转型发展,走出一条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成都科学城在兴隆湖畔依水而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项目落户。蒋金摄

      2

      改革开放

      坚持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更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藩篱,把开放合作作为高点起步、高端切入的直接抓手,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

      重点推进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党政群机构改革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强化改革统筹协调,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落实并不断完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9张清单,全面完成改革试验任务,引领带动全省各地创新发展。突出军民融合特色,创新军转民、民参军机制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创新平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

      更高水平推进开放合作

      我们已经站在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必须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源要素,借势借力实现更大发展。要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精心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坚持对标先进招大引强,务实办好重大展会和投资促进活动加强与重要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合作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省(区、市)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比较优势

    绵阳市梓潼县“1+5”扶贫模式出成效,108户贫困户享受“分红”喜脱贫。蒲滔摄

      3

      脱贫攻坚

      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四大片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以“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统筹处理好点和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临界状态群众、“输血”和“造血”、物质和精神、制度安排和压实责任、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继续打好“3+10+N”组合拳,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围绕“两不愁”全力攻坚围绕“三保障”全力攻坚围绕“四个好”全力攻坚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让老人更长寿、孩子更欢乐、青年人有更多机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深入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计划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同步奔康

      实施《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升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坚持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一起抓,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继续做好地震灾区支持帮扶工作,推动灾区跨越发展,确保同步实现小康

    中国最美高速公路之一――雅西(雅安―西昌)高速栗子坪段。黄刚摄

      4

      绿色发展

      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装点下才会更加美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生态财富。

      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生态红线,推进脆弱地区生态治理,维护“四区八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全方位开展绿化全川行动,做好川西北草原保护等工作。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加强地震、气象、地质灾害等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环保督查和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严肃问责追责。

      坚决有力治理污染

      打好蓝天保卫战,突出抓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拳治理雾霾污染,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沱江、岷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整治,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计划,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等产业,做大做强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实施“气化全川、电能替代、清洁替代”工程,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持续下降,以环保准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5

      思想文化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思想舆论保证和精神文化支撑。

      切实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最大政治任务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持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和当代价值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落实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发展振兴四川出版和四川影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巴蜀文化走出去

      增强优秀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加强文化小康建设,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模式,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实施巴蜀文化品牌工程、名家工程等,创作更多文艺精品力作,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6

      民主法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巩固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深入开展法治四川建设

      围绕中心大局科学立法聚焦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公正司法着力弘扬法治精神推进全民守法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平安四川做好成都和其他城市稳定工作深入开展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斗争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网格化管理服务

    5月18日,广安市广安区广福街道广惠社区17名社区党员重温入党誓言,承诺不忘初心为群众办实事。廖小兵摄

      7

      从严治党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坚定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相结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为治蜀兴川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坚定政治方向

      切实树牢“四个意识”

      着力凝神聚魂

      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

      始终遵规守矩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坚持除弊革新

      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根本好转

      注重选贤任能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骨干队伍

      着眼固本强基

      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

      强化标本兼治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党代表感言

      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玉米中心主任唐海涛:报告指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省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要突出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这既贯彻中央精神又突出四川特色,为蜀乡沃野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一线代表,下一步,我也将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增加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供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省侨联办公室主任科员何俊鹏:成都国际航线数量达到一百条,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增了54条。由此可见,四川正从不沿边不靠海的西部内陆省份变为西部开放的前沿,这也契合了报告提出的“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省侨联作为四川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把分布在19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万华侨华人作为助力四川经济发展的独特资源来涵养,将通过一系列活动,为服务我省对外开放和民间交往打下资源基础。

      国有通江县铁厂河林场护林员景祥俊:当听到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时,我内心无比激动。我在林场工作了20年,见证了大巴山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林场附近的一些山村,前些年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成了“空心村”。随着脱贫攻坚的实施,不少在外打工的人选择回家乡发展,很多山村重新有了活力。大山哺育了我,我一定好好看管那片林子,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李克平:四川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高、人口密度大、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是人们创业、康养、旅游、宜居的理想区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既是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吸引投资、招揽人才的比较优势。

      峨眉电影集团办公室副主任乔薇:报告提出,要“发展振兴四川出版和四川影视”,这是跟我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过去几年,峨眉电影集团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例如以省优秀共产党员菊美多吉为蓝本创作的《天上的菊美》,真实展现了一位人民好干部的先进事迹,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的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奖和优秀音乐提名奖。我们将落实党代会要求,做出更多、更好有四川特色的文化精品。

      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刘才伟:作为律师代表,我深刻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依法治省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方面,“会前学法”成常态,重大决策聘请律师进行合法性审查成为常规;公正司法方面,各项改革纵深推进,严格了司法行为,规范了司法权力,公正、权威、高效的司法目标正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的公共产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业已形成。

      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党建党史教研部教师翁莹香: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我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一环紧扣一环打出管党治党“组合拳”,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改善,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报告中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到了7个方面,主要是标本兼治的问题,要处理好治标治本的关系,通过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创造条件,通过治本为治标巩固成果根除病源。本报记者朱雪黎袁婧庞峰伟阳帆吴梦琳付真卿吴浩整理

    首页 上一页[1][2][3][4]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