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成都动物园温柔“奶爸” 小动物把他当“妈妈”
  • 成都动物园温柔“奶爸” 小动物把他当“妈妈”

    时间:2017-04-12 23:50:09  来源:  作者:

      孩子是所有父母的掌中宝,尤其是刚出生的宝宝。但动物园里的动物未必如此,有些粗心的母亲在产崽后,会疏于照料、甚至遗弃幼崽,得不到照料的宝宝往往会陷入绝境、危及生命……

      然而不必担心,这时会有一群特别的人走到它们身边,代替小动物们的父母,为它们提供无微不至的照料。他们就是小动物们的专职饲养员,动物育幼师,通俗地讲就是小动物们的“奶爸奶妈”。

      樊文全在给小鹿喂食

      在成都动物园,儿童动物园饲养七班班长樊文全就是这样一位动物“奶爸”,自2003年从事动物保育工作以来,由他亲手照顾过的动物幼崽超过200只,其中既有狮虎豹这样的“大猫”,也有巴掌不到的小猴子,无论对待哪种动物,他都倾尽心血,如同自己的孩子般细心照料、无微不至。

      细心 精确到奶瓶每一个刻度

      在儿童动物园里,有一个专门为小动物设立的“托儿所”,最近入所的小朋友,是一只出生不过20多天的豚鹿宝宝。它刚一出生就被母亲遗弃,因此不得不接受饲养员的照料。由于它的到来,樊文全又开始变得忙碌起来,每天喂食、称重、打扫卫生、陪鹿宝宝活动玩耍,几乎成为他生活的全部。

      记者来到现场时,恰逢樊文全正在给鹿宝宝喂奶。发现“奶爸”到来,围栏里的鹿宝宝显得十分兴奋,它上蹦下跳,急匆匆地冲向樊文全的怀里,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母亲一般激动。“别看是动物,照顾起来跟人是一样的,一点都马虎不得。”樊文全告诉记者,就拿这只鹿宝宝来说,刚来的时候每天要喂7次,每隔两小时就要喂一次,从上午8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吃得也讲究,要专门的鲜奶再加上配方奶粉进行调配,再用微波炉加热,喂的时候也必须定量,现在是每次70毫升,不多不少。”

      除了喂食之外,樊文全每天还要监控小动物的体重,以便控制它们的饮食量。他指着墙上的一张表格说,什么样的动物,多大的体重,出生时间等,都对应不同的投食量和频率,是有严格要求的。

      恒心 脏活累活一干十多年

      樊文全1984年就在成都动物园工作,他陪伴过熊猫,照顾过羚羊,直到2003年来到儿童动物园,开始负责照料小动物们。他告诉记者,照顾小动物,最关键的工作就是投食,因为这些被遗弃的宝宝从一出生就离开母亲,有些连基本的进食都不会,所以教会它们吃东西,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

      “针对不同的动物,我们有不同的投食方式。比如鹿宝宝可以用奶瓶奶嘴,而小一点的诸如猴宝宝之类,则可以使用专门的针管。”樊文全说。有了器具,如何让动物宝宝接受成为一大难题,为了让它们尽快适应,每当有动物宝宝被送来时,他都会陪在它们身边,用喂食器具轻抚它们的面颊、嘴边,就像母亲一样温柔呵护,直到它们学会吃奶,这个过程有时会持续很长时间,是一件非常考验耐心的事情,“辛苦是辛苦,但我心里面是快乐的,尤其是看到它们胃口越来越大时,这种感觉别提有多开心了!”

      当然,除了解决“进”的问题之外,教它们学会“出”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没有母亲在身边,很多小动物在刚出生时是管不住“后门”的,不能控制排便,常会导致它们的生存环境脏乱,健康也面临风险。为此,樊文全选择了一种最脏最累的方式,即每天定时为小动物进行肛门刺激,以促进它们规律排便,虽然辛苦,但这些工作他一做就是十几年。

      除了累并快乐时,有时还痛并快乐着,这种情况在照顾狮虎豹宝宝时经常遇到。因为这类小动物体形较大,性格也比较活泼,见到“奶爸”樊文全时更是不免淘气,“虽然是幼崽,但它们的小爪子挺厉害,经常给我手上抓出一条条红印子。尽管这样,我还是很喜欢跟它们在一起!”

      温馨 小动物把他当“妈妈”

      有人说,动物都很惧怕人,尤其是离开母亲的幼崽,在面对人类时会产生巨大的恐惧。但在樊文全看来,这完全是种误解,他说事实恰好相反,出生后即由人类照护的动物幼崽,会对人产生很大的信任和依赖,简而言之,就是把饲养员当成自己的父母。

      去年,有一只黑帽悬猴宝宝在出生后被母亲遗弃,随后被送到了樊文全手里。当时这只猴宝宝状况很差,体重只有200多克,不到一个巴掌大小,送来时十分虚弱,已经奄奄一息。当时樊文全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并配合兽医进行抢救,经过连续几天的精心照料和营养支持,小猴子才渐渐地恢复了活力。也许是记住了樊文全的样子,小猴子一直把樊文全当成自己的妈妈,它在别人面前调皮捣蛋,在樊文全面前却像个乖巧的孩子,十分听话,“它最喜欢爬到我肩上和头上,跟我十分亲近。”然而,这些小动物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回归种群。“还记得它走的时候依依不舍,紧抓着我的手臂不愿放开。也许它觉得是我抛弃了它,但这也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说到这里时,樊文全显得有些伤感。

      根据种类的不同,在“托儿所”住上几个月不等的时间后,这些小动物最终都会回归自己的种群,和同类们在一起生活。空闲的时候,樊文全会在动物园里散步,也会时常去看看自己照顾过的动物们,“这种感觉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很满足,很幸福!”

      本报记者 杨 摄影 刘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