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成都高新造人工智能机器人挑战高考数学卷
  • 成都高新造人工智能机器人挑战高考数学卷

    时间:2017-06-08 21:00:17  来源:  作者:

    成都高新造人工智能机器人AI-MATHS正在挑战高考数学卷(摄影高武辉)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7日讯(记者 陈淋)6月7日下午,人工智能再一次挑战人类,成都高新造人工智能系统“准星数学高考机器人”AI-MATHS,对2017高考数学科目发起了挑战。经过2小时紧张的解题、等待、评分后,AI-MATHS此次模拟高考成绩为:2017年高考北京文科数学卷获得105分,用时22分钟;2017年高考文科全国卷II获得100分,用时10分钟,两份考卷对比2017年2月中期评测的基础上均有大幅提升。

      “成都高新区将紧紧把握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积极抢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制高点。”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成都高新区聚集了一批创新活跃、潜力巨大的人工智能企业,为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动能。

    成都高新造人工智能机器人AI-MATHS最后高考得分(摄影高武辉)

      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开模拟数学高考

      据介绍,AI-MATHS是成都高新区一家本土人工智能企业,依托清华大学大数据、人工智能、自然语言识别等前沿技术,研发的一款以自动解题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系统。

      本次挑战的结果也将运用到该公司对AI-MATHS的技术验证和准星产品迭代中。AI-MATHS诞生于2014年,于去年5月宣布参加高考,今年2月以较高分通过中期评测。

      6月7日傍晚6点,离2017年高考数学科目的考试结束只有1个小时,AI-MATHS单独在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新谷一个关闭外部网络的房间内,通过内部服务器的计算,在2小时内同时作答来自多个省市的高考数学试题,之后由教师批改答卷。

      “AI-MATHS这次是系统阶段性成功公开测试,又由于此次活动无法与高考同时同台进行,所以命名为模拟高考,但最关键的是整个过程是严格按照断网、断库、自然语言理解、综合复杂推理等严格流程进行的公开透明测试。”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CEO、清华大学苏州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林辉介绍,准星AI-MATHS近1年多来,在复杂逻辑推理、直觉观察推理、计算机算法、深度学习上都进行了深入攻关,“AI-MATHS是通过综合逻辑推理平台来解题,而非学习储存题库,因此在完全掐断题库、断网、无人干涉、仅有12台服务器、1.2万道题的小样本训练量的诸多限制下,AI-MATHS在今年2月份时取得了93分的成绩。在今年2月之前,AI-MATHS仅有100套试题的训练量,从2月开始,为了训练AI-MATHS的答题速度,团队加大了题量,目前AI-MATHS已有500套试题的积累。”

      最终,经过2小时紧张的解题、等待、评分后,AI-MATHS此次模拟高考成绩为:2017年高考北京文科数学卷获得105分,用时22分钟;2017年高考文科全国卷II获得100分,用时10分钟,两份考卷对比2017年2月中期评测的基础上均有大幅提升。

      “此后AI-MATHS将接受大样本训练、测验弹性扩展能力,乃至于迁移到其他领域的学习能力。”林辉说。

    [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CEO、清华大学苏州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林辉(摄影高武辉)

      AI-MATHS有望多领域迁移应用

      据介绍,AI-MATHS投入研发4年多来,准星云学搭建起了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解题技术,核心技术集成多项前沿技术的复杂逻辑推理引擎平台。其核心团队于2015年参与了由科大讯飞牵头承接的国家863课题《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并主导子课题《初等数学问题求解关键技术及系统》(即AI-MATHS)。

      目前,基于AI-MATHS准星已研发了可自动批阅主观题的“准星智能评测系统”等AI教育系列产品。该产品现已在全国各地教育系统进行项目试点和商业转化,现正在以成都、苏州等地为中心构建智慧教育互联网+试点示范区。

    阅卷老师现场批阅(摄影高武辉)

      据林辉介绍,准星云学最早研发的产品“准星智能评测系统”就是一支智能笔加上后台的人工智能系统。学生用这支笔来答题,系统就能对学生答题的数据进行全过程采集,一键传输到云端,后台系统就能对他在这个学科的学习力进行画像。哪里写得快,哪里写得慢,出什么问题,思维有什么缺陷,系统全能知道。由此,这个机器人系统完全改变了老师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传统模式下,从学生写作业、老师批改到学生改错的过程,一般需要2-3天,用准星系统判作业后,可以当天作业当天批改,完全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和认知规律。

      “智能评测系统不仅能帮助学生即时找出知识缺陷并提示开展针对性补习,还能大大减轻教师批改试卷和作业的工作量,帮助教育管理者全面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特别是能逐行批阅,将批阅的质量上升到最小粒度,表现学生的复杂思维过程。”林辉说,实现智能阅卷、自动出卷、个性化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育领域变革。

      “目前准星已落地的AI教育产品主要针对中学数学,涵盖几十个章节、四五千个知识点和考点,庞大的题量需要大量的人工来标注知识点、人工解题,低效、成本高昂。”林辉说,准星AI-MATHS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意味着各种模型与人工标注的人财物成本将被大幅降低。AI-MATHS在今后加大训练强度后,可迅速提高质量并实现数学教育的广泛应用。由于AI-MATHS的模型、算法是弹性的、可拓展的,未来准星AI-MATHS将不仅限于教育领域,可以在金融、医疗、交通等众多领域实现迁移发展。

    首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专家现场公证AI-MATHS断网断库(摄影高武辉)

      成都高新区打造完整人工智能产业链

      “成都高新区已聚集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30家,分布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推荐引擎和协同过滤等领域。”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成都高新区将主动把握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提前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未来,‘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新业态,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独角兽集中地,而人才储备则成为影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林辉说,准星云学正在全国乃至全球寻找高端技术人才,成都高新区的人才环境为准星云学的发展提供了稳定支撑。目前,公司90%的人才来源于成都本土,其中不乏电子科大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符红光这样的高端人才。

      根据成都高新区正在实施的“菁蓉・高新人才计划”显示,成都高新区正努力构建新经济人才招引培育体系。其中包括建立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新经济行业领军人才;依托创新型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新经济领域创新创业的“生力军”。

    专家现场公证AI-MATHS断网断库(摄影高武辉)

      “融资方面,我从2013年就谈过上百家投资人,当时几乎没一人信我。”林辉说,他所在的公司在创业初期先后获得了成都高新区提供的高层次创业人才补贴、房租补贴、创新基金奖励和出国参展费补贴等多项资金支持,成功度过了创业初期,并获得了资本青睐。

      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成都高新区已具备深厚的产业底蕴。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软件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人工智能基础产业,形成了计算机图形/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游戏开发、视频传输和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构建了包括语音、图像、视频、地图等数据的海量资源库。

      “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推进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决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产品、工业制造等领域规模商用,推动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打造出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品制造能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由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提供)

    首页 上一页[1][2][3]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