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阿坝州委书记刘作明:让阿坝成为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阿坝州委书记刘作明:让阿坝成为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时间:2017-06-15 20:26:54  来源:  作者:

      让阿坝成为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专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阿坝州委书记刘作明

      初夏,沿国道317线向西,汽车穿梭在高山峡谷间。车窗外,满眼绿意盎然。绿,成为阿坝州近年来最鲜明的印记。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后,在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全景图中,阿坝州将如何谱写生态立州新篇?记者专访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阿坝州委书记刘作明。

      绿色是铺染阿坝最大底色

      记者:前不久,您参加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省党代会报告,哪些关键词令您印象深刻?

      刘作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总体部署,既贯彻中央要求,又符合四川实际。省党代会报告突出重点总结成就经验,着眼大局分析形势机遇,立足实际确定目标任务,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思路有内涵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好报告,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时代性和前瞻性,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事业的纲领性文件。

      报告中提到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是我比较关注的词汇。这与阿坝当前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高度契合、紧密关联,也为阿坝发展崛起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记者:经历了从砍木头到栽树护绿的特殊发展过程,这对阿坝有何启示?

      刘作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阿坝的财政收入主要靠砍木头,森工企业生产的木材一度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被形象地称为“木头财政”。由于大肆砍树,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4%,下降到80年代的18%。

      1998年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后,阿坝开始着手森工转产,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并提出“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近20年来,历届州委、州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不断丰富和完善“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用新的生态经济增长点来取代“木头财政”。

      这一特殊曲折历程,让我们更加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蓝天净土,也充分印证绿色才是铺染阿坝大地最大的底色。

      记者:5年来,您常说生态是阿坝的立州之本和发展生命线,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阿坝对此是如何做的?

      刘作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阿坝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中,属“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这就决定了阿坝的发展必须立足生态、依托生态,发展生态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只有像爱护眼睛一样去爱护生态,保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才能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建成生态屏障。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紧扣全省“四区八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出台《阿坝州绿化全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干旱半干旱河谷生态综合治理和草原退化沙化治理,打造“显山露水、增绿添彩”的全域生态空间,全州森林覆盖率由“天保工程”实施前的18%提高到现在的25.4%。把实施岷江―大渡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放在重中之重,稳步推进“10+5+3”工程,加快建设“千里绿色走廊”,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同步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坚持主动治理,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大力推行光伏治沙,对高原野生鱼类实行全年禁渔禁捕禁捞。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保护生态,持续加大环保督察和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严肃问责追责。

      生态经济成发展强劲引擎

      记者:如何理解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

      刘作明:保护生态,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抓经济、不抓发展,寻找到平衡点是关键。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是我们当前发展面临的最大课题。培育生态产业,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找到了5条发展路径: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加快文化生态旅游发展,建设清洁能源生产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

      记者:未来几年,阿坝将如何加力加劲发展生态经济?

      刘作明:生态经济是我们绿色发展崛起的强劲引擎,阿坝将瞄准建成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目标,保持定力聚焦绿色发展,推进生态资源持续转化。

      一是加快全域旅游建设。突出“三态融合、三微联动”,精心打造小型景点和田园景观,净化美化旅游通道和主要河道,做好传统村寨民居等文化元素保护,形成以九寨沟、黄龙为龙头,“三廊三圈”为骨架,四姑娘山、达古冰山、花湖等景区景点为支撑,以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为补充的全域旅游格局。力争到2018年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21年全州旅游人次突破5000万、旅游收入突破500亿元,保持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前列。

      二是深度发展绿色产业。坚持促转型、强主体、抓提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融合,力争州内和两个飞地园区到2021年形成3个百亿产业。突出工旅、工农、工商融合,引导州内外园区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节能环保等产业。锁定“全省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目标,深化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理念,大力发展牦牛、藏系绵羊、中藏羌药材、生态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探索林下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推广“万亩林亿元钱”经营模式,力争到2021年全州林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三是科学开发清洁能源。立足水、光、风等资源优势,推动东部水电合理集聚、西部水光风能源综合互补、西北部新能源加快建设,力争新开工装机200万千瓦,新增装机120万千瓦,形成水电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比翼齐飞,建成省级清洁能源基地。

      记者:您心中的阿坝将会是什么样的?

      刘作明:通过全州上下共同努力,我希望美丽阿坝的宏伟蓝图能够早日实现――抬头看得到蓝天白云,满眼是绿树成荫,听得见鸡鸣犬吠,闻得到瓜果菜香,是人们心中魂牵梦绕的好地方。(本报记者 徐中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