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遂宁市援藏工作组:为理县带来的勃勃生机
  • 遂宁市援藏工作组:为理县带来的勃勃生机

    时间:2017-04-18 23:35:41  来源:  作者:

      “再干5年,我们可就是20年的友谊了。”4月12日中午,遂宁市第四批援藏工作组组长邓勇在理县盼来了成都军区总医院16人的专家队伍。今年3月,在遂宁援藏工作组的积极协调下,已对口帮扶理县15年之久的成都军区总医院又与理县签署为期5年的战略支持协议,全方位提升医疗帮扶的层级。

      去年9月,带着“当好使者,搭好桥梁”的嘱托,28名遂宁优秀干部人才组成的遂宁市第四批援藏工作组,接过了援藏接力棒,进驻阿坝州理县。

      穿过险峻的山间河谷,爬过弯弯曲曲的盘山小道,走进“挂在”山壁上的村寨。生命的向上力量与理县严酷自然环境间的强烈反差,让来自遂宁的帮扶干部感受到了肩上的千斤重担。

      近日,记者走进理县,关注帮扶干部在山间河谷中穿梭的身影,记录下他们为理县带来的勃勃生机。□本报记者 袁敏

      让山泉变得纯净与温暖

      老家在射洪县的衡朝勇已在理县薛城镇工作20余年,目前是薛城中学副校长。

      薛城中学距理县县城20余公里,虽是一所乡镇中学,但其办学规模及教学质量多年稳居理县前列。目前,初中三个年级共办起了12个班,有585名在校学生和68名教职工。由于普遍离家较远,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校寄宿。

      “学校用水确实太困难了,真是有些对不住这些娃娃。”虽办学质量名声在外,但学校用水却是衡朝勇心头多年的痛,也是全镇人的痛。

      薛城镇山上一条被称着南沟的山泉,是全镇居民唯一的饮用水源。只经过简单沉淀,未经净化处理的山泉,便被接入了镇里的自来水管网。

      “山泉水矿物质含量多,硬度大,长期饮用不是件好事。”衡朝勇印象深刻的是,全校师生中,结石病例已发生多起。

      更头疼的是,由于水压低,每晚一到入寝时间,宿舍三楼以上便无水可用。而一到雨季,山泉水变浑浊,一桶水里沉淀两三厘米厚的泥沙是常事。

      去年9月,遂宁市第四批援藏工作组进驻理县,在前期全覆盖的走访调研中,薛城镇的用水难题进入工作组视野。

      “娃娃们等不起,就先从学校干起走。”镇里多年的老大难如何破题?工作组组长邓勇选择了从学校用水入手。

      两个月后,船山区水务局的专业人员来到了薛城镇,为包括薛城中学在内的五所中小学拿出用水条件改善方案。不仅将为中小学饮用水增设净化及加压设备,同时还将在宿舍楼特别铺设热水供应管道。

      目前,薛城镇中小学学校饮用水改善项目已进入工程招标环节,最快今年8月就能全面完工。

      帮扶理县,遂宁拿出了“1+8”对口帮扶规划及系列帮扶方案,其中学校安全饮水作为重要一个子项,被单列入“1+8”体系内。邓勇介绍,针对薛城镇中小学用水的改造升级,只能算是刚开了一个头,遂宁计划总投入309万元,为薛城、朴头和通化等饮水质量问题较为突出的七所学校建设安全饮水工程。

      捕捉云朵的惊艳与机遇

      从成都出发,过理县桃坪羌寨再向前蜿蜒前行20多公里山路,便是理县通化乡西山村。这里虽然偏僻贫瘠,却拥有着令驴友惊艳的高山风景,云朵似从头顶上掠过。

      发现商机的理县人杨天林,投资千万元在西山村建起了户外体验旅游目的地。虽推出不到半年却引来追捧,山上的周末客房已被预订到了今年9月份。

      “弯多路窄,开车上山还是有点考手艺。”虽有市场追捧,但杨天林也有自己的惆怅,19公里长3.5米宽的盘山路,是建设许久的通村路,错车都成问题,而驴友多是自驾上山,通行并不安全。

      “改造19公里的旅游路,工作组能否再支持支持?”杨天林找到了遂宁市第四批援藏工作组副组长、挂职理县副县长的廖锦标,他主抓工业和旅游增收。

      挖掘理县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按全域旅游思路统筹规划理县旅游发展的廖锦标也正需要杨天林这样的点位支撑。

      接下来,廖锦标组织交通部门现场调研拿方案,再向遂宁申请项目资金支持,将上山公路拓宽,并增设错车道和安全防护装置。

      “上山路好了,就可以在山上放手干了。”今年,杨天林计划在邻近村开拓户外旅游产品,“我们和村里签了协议,认购特色农产品,村民优先用工,确保整村脱贫。”

      “今年,将引导投资商在理县布局更多‘云朵下的西山村’。”廖锦标也有了新计划,在积极布局全域旅游支撑点同时,工作组还将全力推进遂宁与理县两地的旅游互动,两地间的旅游直通车计划于国庆黄金周前开通。

      智力帮扶向多元化转变

      “既然来帮扶,哪有让帮扶对象出钱的道理。”刚刚过去的一周,为收集理县中国雉鸟之乡的申报材料,胡博士坐着班车在理县与成都之间来回跑了三趟。胡博士说,经常自掏腰包开销路费,妻子为此都有意见了。

      胡博士名叫胡勇明,已取得双学位博士的他,是遂宁市第四批援藏队伍中学历最高的一位。去年9月,在船山区交通运输局工作的胡博士主动请缨,加入了遂宁援藏工作组。

      申请援理,胡博士也揣着“私心”,热衷于建筑规划的他,想借此深入人文资源丰富的理县详细调研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进入理县第三天,胡博士便开始了自己的功课。桃坪曾头寨、通化西山村、蒲溪休溪村……走进藏羌村寨,喝着一杯杯热腾腾的马茶,与藏羌群众促膝交流,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胡博士走遍了全县13个乡镇,完成了关于理县传统村落保护的学术论文。

      带着一手材料,胡博士不时赶回成都,和学术圈的师兄弟们泡在咖啡馆,为理县传统村落保护、全域旅游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探讨新思路。

      “人不在多,关键在精。”5年帮扶,遂宁市先后派出了89名优秀干部来到理县。邓勇介绍,大多数援藏干部是同胡博士一样的专家型技术人才,在理县的农业、教育、卫生、建设规划、旅游发展等多个专业人才匮乏的关键领域,发挥着领头羊作用。

      同时,遂宁智力帮扶也在从单向“输血”向互动“造血”方向转变。邓勇介绍,遂理两地目前已有30所学校纳入“校校对口”帮扶,8所医院建立了“院院帮扶”合作关系,在遂宁干部人才到理县手把手传帮带的同时,理县的优秀人才也分批次进入遂宁接受技能提升培训。

      “理县的发展需要更为开阔的视野与外界对接,希望能为理县多打开 一扇窗。”胡博士说,在忙完理县中国雉鸟之乡申报后,还要为理县准备两件大事。在胡博士争取下,理县25名中小学英语老师将到遂宁,接受为期三周的英语水平培训。另外,胡博士师兄弟们的博士服务团,也将组队走进理县,实地为理县发展把脉问诊。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