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未来成都产业方向是什么? 37个行业是重点
  • 未来成都产业方向是什么? 37个行业是重点

    时间:2017-07-05 21:06:38  来源:  作者:

      37个重点行业

      先进制造业

      电子信息 汽车制造 食品饮料

      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 航空航天

      轨道交通 节能环保 新材料

      新能源 人工智能 精准医疗

      虚拟现实 传感控制 增材制造

      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

      现代商贸 现代金融 科技服务

      文化创意产业 现代物流

      电子商务 健康服务业 旅游业

      商务服务 会展业 服务外包

      体育产业 养老服务业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

      总部经济 平台经济

      都市现代农业

      农产品深加工 都市休闲农业

      农村电商 森林康养

      农产品物流 绿色种养

      未来成都的产业方向是什么?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发布的《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专门开辟了成都市重点产业导则章节,并细分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都市现代农业”三个子项导则,囊括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金融等37个重点行业,并分别从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发展引导五个维度描绘了引导发展全景。

      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

      力争到2022年

      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

      成都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力争到2022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5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

      电子信息作为我市先进制造业的重点行业,导则明确要打造全市首个万亿产业集群,到2022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2000亿元,年均增速约16%,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信息安全、软件产业、智能终端、网络通信、应用电子、物联网。

      成都汽车制造产业方面,将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和网联方向发展,建设中国西部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汽车城。

      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

      2022年初步建成

      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

      成都将完善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动力机制转换和产业体系重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充分发挥服务业引擎转型发展、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2022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升至57%,初步建成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

      现代金融业方面,将不断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2017年将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5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1.4%以上;2022年,金融业增加值达25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2%。

      平台经济方面,2017年将培育和引进10家电子商务平台企业,2022年,将培育和引进50家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交易规模占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比重超过70%。

      构筑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

      到2022年初步建成

      国家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城市

      成都将构筑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201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突破899亿元。到2022年,初步建成国家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城市。

      都市休闲农业方面,将成都打造成世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未来的成都将“乡村田园秀丽、民俗风情多姿、生态五彩斑斓、功能现代时尚”。

      养老服务业方面,2022年,全市失能、失智老人平均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

      成都商报记者 叶燕

      原标题:未来成都产业方向37个行业是重点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