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四川已有31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平均每个站带动产值逾亿
  • 四川已有31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平均每个站带动产值逾亿

    时间:2017-07-07 21:00:08  来源:  作者:

      今年我省将新建10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十三五”期间将新建50个。作为连接院士等顶尖专家与一线企业的“通道”,工作站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有何帮助?

      推动技术攻关 苎麻纱线卖出国际高价

      一向是出口热销品的苎麻,2009年起突然销量“跳水”。“当年向美国出口量下降40%,第二年又降30%。”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市场冲击印象深刻――企业所在的“中国苎麻之乡”达州市大竹县,先后有20家相关企业退出行业。

      问题出在产品质量上。“市场对产品要求高了,传统苎麻衣服穿起不舒服。”上述负责人介绍,关键是要突破苎麻刺痒感强、质硬起皱、色牢度差的技术瓶颈。

      转变出现在2014年。这一年,该公司建起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纺织材料学专家姚穆为首的专家团队,围绕苎麻的品改技改、转型升级开展联合攻关。“从品种选择到缩短生长周期、苎麻分段加工,我们和企业一起想了很多办法。”姚穆介绍,最终改变了过去种植苎麻“重量不重质”的情况,培育出轻薄、柔软、导湿导汗的苎麻材料。这使企业每吨苎麻纤维售价高于国内苎麻纱线市场价30%,每吨苎麻纱线售价高于同规格国际一线品牌市场价15%。去年企业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出口创汇800万美元。

      提供智力支撑 为企业战略决策“把脉”

      “院士每次来指导,我们要专门安排人记录。”成都海光核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建站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于俊崇以来,院士每次到访都是公司新思路的“收获季”。开展核电站智能维修和状态维修研究、核电运维大数据研发……在院士专家指导下,该公司的多项业务抢占了技术制高点,已完成反应堆压力容器密封面研磨机、核电站主泵检修自适应台架、乏燃料水池液位计校验平台等产品供货,产品产值450万元,相关核电维修服务产值3000万元。

      作为“智高点”,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不仅为企业战略决策“把脉”,还包括“传帮带”培养创新人才,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2013年建立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先后引进院士4人。看似不多,却以此为基础,开办工程硕士班定向培养、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优秀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工作站合作项目研发过程中的传、帮、带,企业科研团队得以“零距离”承接院士专家的科研思路、理念、方法、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创新人才。该工厂被批准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实施单位。

      截至去年底,我省已有31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共计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1264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325项。在此基础上,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带动建站单位实现产值约397亿元――平均每个工作站带动产值逾1亿元。截至去年底,我省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共为企业培养1450名创新人才,其中硕士1177人、博士273人。

      敬松 本报记者 熊筱伟

      原标题:我省已有31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平均每个工作站带动产值逾亿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