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外省代表认真观摩:把产业扶贫的“四川经验”带回去
  • 外省代表认真观摩:把产业扶贫的“四川经验”带回去

    时间:2017-07-08 19:57:28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 张庭铭 侯冲

      一边观看一边拍照,收集参观点的资料……7月7日在苍溪县举行的全国产业扶贫(四川广元)现场观摩会上,来自川陕甘三省以及江西、河北等地的200多位代表顶着烈日认真观摩,他们要把“四川经验”记下来,带回去。

      大户带动 拉长产业链

      “为什么你们公司规定,每户只能承包25亩地?”7月7日上午,在四川华朴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内,甘肃省徽县县委副书记马学文询问该厂办公室主任杨芳。在马学文看来,徽县产业发展缺少大户带动,有些吃力。

      厂房里,先进的自动装箱设备让前来参观的代表赞叹不已,“这种基地+工厂生产系列产品的模式,不仅拉长了农产品的产业链,还扩大了农产品的种植规模,有借鉴意义。”陕西省丹凤县副县长曹安良对展板上的内容全部拍照留存,表示要回去认真研究学习怎样拉长产业链。

      在当天下午的交流发言会上,江西省赣州市果业局技术人员习建龙记了整整3页笔记,他说,四川产业扶贫注重生产、加工配套,注重全产业链打造,值得学习。

      科技支撑 破解增收难

      现代农业需要科技支撑,四川产业扶贫一个重要特点是“科技给力”。在陕西省城固县副县长周小军眼中,苍溪县产业扶贫的“科技含量”高,该县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进而提高农产品效益。

      科技支撑扶贫,确保贫困户增收――苍溪县委书记张寿于的发言,让辽宁省农委综合处副处长张永生十分认同。苍溪县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联盟,选育出一大批适应各类消费群体的新品种,并破解猕猴桃挂果前期“高投入、低产出”难题。

      在交流会上,我省一些贫困县提出开展“万名农技人员进万村”活动,受到外省代表的关注。目前我省60多个贫困县区建成县级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农技站,农技专家进村入户推广实用技术和新品种,免费开展现场就诊、专家热线和远程视频会诊等,成为农民的“科技贴心人”。

      原标题:把产业扶贫的“四川经验”带回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