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仪陇:县域金融组织体系 让老百姓“贷”出新天地
  • 仪陇:县域金融组织体系 让老百姓“贷”出新天地

    时间:2017-07-11 21:23:50  来源:  作者:

      2007年3月1日,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在南充市仪陇县成立,仪陇这个深处西南地区的县城引来了无数关注的目光。10年过去,仪陇不断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明确了“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主、准金融机构为辅、草根金融为补充”的县域金融“三大支柱”。

      信贷支农 全国首家村镇银行落户

      仪陇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革命老区,是国家重点扶贫县。2006年,全县贷款还不足20亿元。

      2007年3月1日,经银监会批准,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营业,在这里,村镇银行首次从一个令人兴奋的概念,变成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2014年,川东北首家农村商业银行在仪陇挂牌开业,有着60余年历史的仪陇农村信用社成功改制组建成为仪陇农商银行。

      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基地,有一个占地80亩的香菇园,年种植菌袋120万袋。香菇园采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运作,实行保护价收购,入园农户持股分红,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这样的“龙头企业+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周转贷款,是仪陇农商银行、惠民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的一种信贷支农模式,为农业发展“量体裁衣”。

      “草根金融” 增强农民造血功能

      2014年,全省首个联合国农村金融创新项目在仪陇县启动,由国家商务部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开展农村金融创新试点。目前,已有70多个村建立了资金互助社,互助资金规模超过了4000万元。

      在充分发挥国家金融机构信贷支农“正规军”作用的同时,仪陇县还大力发展“草根金融”――扶贫互助社,通过建立社会化服务机构,培育以农户入股为主的村级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创新小额信贷扶贫的方式,帮助农民通过互助合作,增强“造血”功能。

      10年过去,从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到“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主、准金融机构为辅、草根金融为补充”的县域金融“三大支柱”,仪陇县域金融环境不断优化,让金融为服务“三农”量体裁衣,老百姓“贷”出一片新天地。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