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晒出绿色生活】泸州村庄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
  • 【晒出绿色生活】泸州村庄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

    时间:2017-07-24 20:31:08  来源:  作者:

    马道子新村的污水处理设施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四川新闻网泸州7月24日讯(蔡有 记者 岳东)新村新貌,新风扑面。走进位于长江岸边的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马道子新村,一座不锈钢锻造的“古渡遗风”雕塑屹立在村口,一排排黄墙红瓦、白墙黛瓦的“别墅式”楼房映入眼帘,房前屋后是果园和高粱地,熟透了的荔枝挂满枝丫,快收割的糯红高粱压弯了腰,宽阔平坦的道路纵横延伸。徐万清和老伴余文秀一起在文化广场里散步,一个幸福美丽新村跃然纸上。

      新村规模宏大,占地157亩,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建设农房116套,风貌塑造100余套。作为泸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新村设施完善,除了实现水电气网话视“六通”,建有标准化的村级服务中心、幼儿园、塑胶篮球场、羽毛球场、文化广场外,还配套建设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地埋式垃圾库等公共设施。

      “新村位于长江边,住户又多,污水处理问题必须解决。”村支书杨祖全说,为了解决居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问题,新村建设初期就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国内先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一个小广场,两间小木屋,周围是草坪。咋一看,很难和污水处理扯上关系。打开其中一间小木屋,两台IBS智能监控一体机正常运行。“木质结构的房屋冬暖夏凉,还防潮,能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黄舣镇建环中心副主任张吉才说,为了方便管理,区上专门成立了平台公司,纳入平台集中管理。

      为了让记者更清楚污水处理流程,工作人员叶万平带记者参观了污水处理模拟演示系统。生活污水首先进入格栅井,然后进入调节池、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进行分步处理,最后流入清水池经人工湿地净化后排入长江。“简单地讲,就是通过科学方法和工程手段将污水中对生活或者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进行去除,降解或无害化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的过程。”叶万平说。

      “氨氮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数据0.059mg/L,CODcr水质在线自动检测数据9.309mg/L。”平台公司工作人员施晓飞走进另一间小木屋,打开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反映数据正常。

      “我们通过手机APP就能实现远程控制,随时可以查看污水处理情况。”据施晓飞介绍,马道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投入100余万元,占地580平方米,设计规模为60吨/天,投资120万元,服务人口800余人,采用“地埋式SMC模压微动力一体化设备+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远程智能管理,大幅降低管理成本,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排放一级A类标准。

      施晓飞带着记者揭开了隐藏在草坪中的一个井盖,捞出一个小铁笼,查看微生物附作生长情况。“为了吸附微生物,给微生物一个家。”施小飞说,正是通过微生物生长、繁殖,吃掉其它有害的微生物,最终实现污水净化。揭开另一个清水池井盖,记者看到,处理过的污水看上去与普通自来水没什么差别。

      “为了倡导绿色环保,村上经常会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村支书杨祖全表示,农户室内生活污水的有效收集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村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于提高污水的的收集率,以及维护污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都非常重要。

      从源头入手,防治水污染。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该区在沿长江5个镇街的新农村聚居点实施污水处理项目,目前已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站8个,日处理生活污水265吨,从源头遏制了农村生活污水对长江水域的污染,筑牢了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

      (江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