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成都老人做乒乓球拍六十多年 终于找到如意弟子
  • 成都老人做乒乓球拍六十多年 终于找到如意弟子

    时间:2017-07-24 20:42:15  来源:  作者:

    做乒乓球拍的老工匠曹立熹。

    吴伟在制作乒乓球拍。

      曹立熹,是一位退了休的老军工。出于兴趣,他帮人修了60多年乒乓球拍,世界冠军都登门找他修过拍子。近两年,他自制球拍的两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后,他却高兴不起来,“我担心我的技术后继无人,只停留在书本上。”

      吴伟,川大机械电子专业毕业,做新能源的白领。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曹立熹后,开始跟着他学做乒乓球拍。为了精益求精,他将米粒大的小木桩磨得同样均匀;为测试球拍性能,他在阳台上安上了球台、发球机;人手不够,他说服全家人来帮忙,甚至把小区门卫拉来帮忙做球拍。老工匠遇上痴学徒,一段有关乒乓球拍的故事就此展开。

      A

      执着

      自制乒乓球拍60多年

      成都大爷获两项国家专利

      成都文庙前街有一个院子,跟石室中学一街之隔,朗朗读书声中,时常有乒乓球爱好者寻访而来。他们上门,是想找一个精神矍铄的八旬老人――曹立熹。

      2日中午,曹立熹吃完午饭,抄起老花镜,一头扎进了工作室。他的工作室,一个七八平米的房间,连着一个阳台,钻孔机、抛光机、各式锉刀……挤满了房间,乒乓球拍则挂得满墙都是。接下来,他要将一颗颗细如米粒的小木桩子粘在木板上。

      “274颗粘好后,压上几层木板,蹦床式梅花桩球拍就算初步完成。”曹立熹说,这项新颖的乒乓球拍制作技术,与他发明的竹纤维底板一起,获得了国家专利。

      为何这两项能获得国家专利,曹立熹的徒弟吴伟说,乒乓球拍有弹力、速度、控制三个参数,一般来说,球拍厚就弹、速度就快,相反,控制降低,好的球拍就是去找中间的平衡点,“而这两项发明做到了厚而轻、轻而弹,要做到这些,误差需要控制在0.1毫米之内。”

    [1][2][3][4][5]下一页 尾页

    力求每一个细节精致到位的曹立熹。

      曾是兵器教官

      用加农炮内胎做过胶皮

      曹立熹跟乒乓球拍的缘分,得追溯到60多年前。1953年,他16岁初中毕业,报名参军后,被分配到南京某炮兵部队。当时有6块钱的津贴,拿到津贴不久,他就花5元买了人生中第一副乒乓球拍。

      在部队期间,他开始研究乒乓球拍,甚至突发奇想取出胶鞋中的海绵垫,贴在球拍上。“那时候觉得,打起来特别舒服,没有声音,对手不容易察觉。”曹立熹说。

      1956年,他分到野战部队,见废弃的加农炮内胎有一定弹性,尝试着取下一块当胶皮,将其贴在球拍上,“效果也很不错。”后来,靠着一股子钻研劲,他担任了某团军械所所长,专门教人修枪修炮。业余时间,他开始是自己修球拍,慢慢发展到帮别人修,修多了就发现球拍的内在规律。

      渐渐的,他不满足于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球拍,开始自己买来工具自制球拍。“对我来说,很多球拍动不动就成百上千,还不一定顺手。”

      至今修了800多块球拍

      世界冠军曾多次登门

      曹立熹有几本维修记录的册子,每个需要维修的球拍上门,他都会记下时间、损坏情况及球拍的主人。据粗略统计,至今,他已经修了800多只球拍。

      在维修记录上,记者看到了无数乒界大腕:国家乒乓球队女队教练肖战、邓亚萍曾经的教练李共鸣、世界冠军陈龙灿的启蒙教练黄德儒、世界冠军成员邱怡可……很多还来维修过多次。

      这800多只球拍中,有一只让他至今印象深刻。“那是成都的一个球痴,拍子被掰成好几块。”曹立熹说,在给他登记维修记录的时候,男子道出了真相。原来,男子特别喜欢打乒乓球,下班就泡在乒乓球台。妻子劝了几次后,依然我行我素。一次,男子打了几个小时回家,迎头遇上妻子。妻子盛怒之下,将球拍掰成几块。

      “曹老经常给我说一句话,不管球拍做得再多,修拍这个手艺无论如何不能丢了,只有修得多了,才能了解拍子的结构和特性。”吴伟说。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21日,成都上池正街吴伟工作室。吴伟在制作乒乓球拍。

      B

      传承

      一段忘年交

      搞新能源的白领

      学修球拍

      遇到曹立熹之前,吴伟尽管喜欢打乒乓球,从未想到他会告别新能源白领的生涯,在一个车库搞起工作室,做起乒乓球拍来。

      2015年,当曹立熹醉心研发竹纤维底板之时,搞新能源的吴伟正在寻找一只顺手的球拍。经朋友推荐,吴伟来到了曹立熹的工作室,“真的是一见如故,曹老给我量身定制了一只球拍,确实好打得多。”

      几次交流中,曹立熹也在暗中观察着面前这位小伙,见吴伟对球拍的兴趣浓厚,他说了句:“你有时间就可以来学,我免费教你。”

      谁知,听闻这句话后,吴伟当了真,他来过几次后,觉得太远不方便,干脆在曹立熹工作室附近租下了一套房子。随后又在上池正街108号租下车库开起工作室,放弃高薪工作,专心跟着老师学做乒乓球拍。

      “他很有悟性,更重要的是静得下心来。”曹立熹说,他之前也带过很多徒弟,但数他的性子最合适,“我看到过一次,为了让一只球拍上的小木桩变得同样均匀,他坚持用砂纸将方条磨成圆棍,磨断了好几根。但两周后,他完成了一只不错的梅花桩球拍。”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精益求精,吴伟自制的参数表。

      全家齐上阵

      门卫也被他拉来

      做乒乓球拍

      “要想做好球拍,乒乓球的球技也不能耽误,这样才能更加了解球拍的三个参数。”曹立熹告诉吴伟。

      不久后,吴伟在天台上安装了球台,安装了自动发球机,既能练球,也方便测试拍子的性能。因为有着四川大学机械电子专业的背景,他更能领会曹立熹的钳工技术。

      “最开始,竹纤维底板做好后,我就用四五十本书重在一起,压了一夜。”吴伟说,后来,他又买来专门的压力机,专门计算最佳压力。为了买一款胶水,他托人在北京、上海、广州寻找,最后找到一款他最满意的胶水,“记得当我把这款胶水拿给师傅的时候,他高兴坏了。”

      很快,吴伟已经能独立维修和制作乒乓球拍,网上找来修的人也越来越多。渐渐的,吴伟仅靠自己已经忙不过来了。“修拍的人越来越多,我就让我老婆也加入了进来,后来又让一个亲戚也来帮忙。”吴伟说,甚至有几次忙不过来,他把租住小区的门卫也拉过来帮忙。

      53岁的门卫熊瑶辉说,他现在虽然已经会做乒乓球拍了,但工艺上还达不到,“太考眼睛了,而且一坐就是半天,这活一般人做不下来。”

    首页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尾页

    吴伟在制作乒乓球拍。

      C

      发扬

      学做乒乓球拍

      奥数教练

      想带孩子登门学艺

      在曹立熹看来,遇到吴伟后,钻研了60多年的技艺终于找到了传承人。“我两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后,最想的就是有人能把我这个技术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曹立熹深知他的专利来之不易,为了找到既轻又有弹性的材料做乒乓球底板,他就像爱迪生寻找灯丝一样,从各种木料、各种纤维中寻找素材,直到他找到了竹纤维。有匠人将邛崃山里的竹子剥了一层又一层,最后留下薄如纸张的竹纤维。在以纵横交错的纹路用胶水一张一张的粘上,“这样就达到了既轻又有弹性的目的,还很环保。”曹立熹说,他不想他钻研多年的技艺只被记录在书上。

      如今,越来越多的乒乓球爱好者表现出试着学做球拍的热情。“有人就来找过我,说想利用业余时间来学做球拍。”吴伟说。

      记者联系到其中一位男子,他叫黎超,是一名奥数教练。他平时喜欢打乒乓球,听说成都有人会做乒乓球拍后,想带着孩子来拜师学习一下,“可以祛一些浮躁,享受静下心来做一件事的乐趣。”

    首页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