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成都武侯区“半年考”之三:产业发展提质加速 投资促进精准发力
  • 成都武侯区“半年考”之三:产业发展提质加速 投资促进精准发力

    时间:2017-07-25 20:09:40  来源:  作者: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25日讯(记者 戴璐岭)近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市武侯区获悉,日前,武侯区政府召开七届一次全体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等省市重要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各项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围绕“中优”部署,今年武侯区对主导产业进行了重构,提出了特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精准发展大健康产业、高端发展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商务商贸业的工作思路和阶段性目标。

      据了解,围绕这一工作思路,武侯区产业发展提质加速,呈现出服务业提质发展;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快速推进等亮点。投资促进工作在产业招商和招大引强等方面不断精准发力。服务业提质发展。武侯区优化提出了打造人民南路文创金融集聚区、红牌楼现代商务商贸集聚区和武侯新城电子商务集聚区,被列入全市服务业重点集聚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主动落实“蓉欧+”战略,组织外贸企业参加“万企出国门”活动,承办“成都造・全球行”121届广交会专场推介活动。取缔外迁再生资源回收网点69个,完成西部二手车市场、长城汽车商业综合楼调迁,烧烤店炭改电工作持续开展,关停改造炭烤店135家。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出台《武侯区现代都市工业2025规划》,成都智能智造都市产业园正式揭牌,积极推动“中国成都(女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分中心”建设,深化与安岳的鞋业产业转移合作。制定武侯区存量(库存积压)楼宇引进产业的引入标准和准入条件,加快优质项目的入驻和开工建设。制定《武侯区加强“三无”工业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截至7月6日共关闭“三无”工业企业1411家。创新创业快速推进。全区创新创业载体达到36家,载体面积约41万平方米,获市级以上认证载体达到17家,列五城区第一;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打造专业孵化器6家,新引进各类中介服务机构7家,引进“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项目4个。参展“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举办中英、中意创新创业大赛创交会主活动和成都国际创客节等4场分会场活动;正式启动“磨客・行”品牌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创业沙龙等活动20余场。与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中意创新创业联盟达成合作协议,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国际优质双创资源的合作;川大科研综合楼、展业大厦改造等校地协同创新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投资促进方面,武侯区制定出台《武侯区2017年投资促进活动工作方案》,构建由区领导、产业主管部门、投资促进部门、资源业主单位、要素保障部门、街道投促中心组成的“六位一体”的产业招商体系,突出招大引强。上半年,新签约引进铜道电子商务集团有限公司西南总部、荷马有限公司全球鞋业总部等5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14个,总投资193.38亿元;举办“中外知名企业武侯行投资推介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 “金融服务专业楼宇孵化基地授牌仪式暨载体招商推介会”等投资营销活动38次,签约项目27个,签约金额466.86亿元。

      记者了解到,下半年,武侯区将重点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提升武侯综合竞争力。打造“文创武侯”为统领,围绕文化创意、大健康、金融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产业,加快打造人民南路文创金融、红牌楼现代商务商贸、武侯新城电子商务“三大集聚区”,力争到2021年,形成音乐创意、影视动漫、三国文化、健康医疗、电子商务、科技研发“六大极核”。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