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晒出绿色生活】养殖场污染物成“香饽饽” 蒲江农户一年净入超20万
  • 【晒出绿色生活】养殖场污染物成“香饽饽” 蒲江农户一年净入超20万

    时间:2017-07-29 19:57:16  来源:  作者:
    “5+1”联盟有机肥正在装袋运输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28日讯(记者 江瑶 摄影报道)28日,四川省农业厅一行前往蒲江县对当地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四川新闻网记者随行来到“5+1”综合服务中心,蒲江县率先在全国采取政府购买耕地质量服务的新型农业PPP模式,引进了中关村生态产业联盟企业――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几年来,这种全新的模式改变了当地的耕地质量,更是提升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广受农户欢迎。

      在“5+1”中心,记者了解到,这个蒲江现代农业一站式服务平台,除了可以为农户提供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服务,还可让农户享受到专家级的基数、检测、认证、信贷等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养土肥田、生物防控、农业机械化、有机质循环利用、土壤环境大数据,以及电子商务、冷链物流、检测检验等专业化服务,实现农业服务方式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化供给的转变。

      现在,让人头痛的“养殖场污染物”反而成为了蒲江农户的香饽饽。

      在蒲江县高韩村韩山顶,记者看到,村民徐勇进家的15亩丑柑已经进入膨果期,每个果子有小孩儿拳头大小,长势喜人。“我们现在跟电商平台合作5年了,今年2月底,他们就来预定了全部果子,每斤不少于6块,但条件是果皮颜色、含糖量达到标准才能采摘,每亩不超过4000斤。”

      6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副光景。用徐勇进的话来说,当时这里的地挖不动,地里连草都长不了。因为土壤板结严重,想给土地施肥都没法。“以前施肥需要挖深坑把化肥埋下去,不仅增加劳动力,效果还不好,费力,肥效利用率不高。”回忆起几年前的光景,徐勇进感慨万分,现在用的“5+1”联盟的有机肥,从根源里改善了板结的土地,土好了,地里的农作物长势自然喜人。“这些丑柑都是预定要卖到北上广去的,去年卖了30多万,纯利润大概20多万。”现在徐勇进他们一家四口专心种丑柑,因为种丑柑,车子、房子都齐全了,过上了人人艳羡的小康生活。

      好土的指标是每亩有16万条蚯蚓,含真菌300公斤,有机质5%到12%。让徐勇进家的土地从板结贫瘠到“好土”的变身,就是来自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联盟,在干湿分离后,通过特殊处理,将粪污和尿污这些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变成有机肥,这样一来,不仅处理了让养殖户头疼的大量的废弃物,也让种植户的土地有了质的飞跃,从而实现了“种养平衡”。

      2014年10月,蒲江县启动耕地质量提升3年行动计划,截至2016年12月底,蒲江县已完成32万亩次耕地质量提升项目。“通过改善,现在核心项目区耕地地力1年提升了0.2个点,而一块地完全休耕自然恢复需要79年才能将耕地地力提升0.1。”“5+1”联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蒲江现在一地难求,”当地农户告诉记者,在蒲江,年轻人基本不会选择出去打工,因为光是种植农作物,已经足以让当地人的收入“秒杀”城里的小白领。

    [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土壤环境大数据平台首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徐勇进家长势喜人的丑柑首页 上一页[1][2][3]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