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身边的党员】叙永县乐郎村“第一书记” 用数据说话做精准扶贫践行者
  • 【身边的党员】叙永县乐郎村“第一书记” 用数据说话做精准扶贫践行者

    时间:2017-07-31 22:04:20  来源:  作者:

    何杨进村入户,对贫困群众进行政策和法律宣讲。

    何杨(中)了解村民生猪养殖情况。

      四川新闻网泸州7月31日讯(李欣 记者 岳东)“何书记这两年讲的最多是法,用的最深的是情,这不,就是要离开了,都还在进行法纪宣讲,鼓励大伙要继续鼓舞斗志,脱贫奔康。”7月31日,泸州市叙永县两河镇乐郎村第一书记何扬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村民们对记者说。

      2015年7月,何扬受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指派,开始了驻叙永县两河镇乐郎村任第一书记的工作。乐郎村是面积22.7平方公里、人口4136人的行政村,村内通社道路交通条件落后,没有支柱产业支撑,常年受灾,建档立卡贫困户217户816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9.73%。通过近两年的努力,何扬带领村“三委”一班人,认真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讲政策,谋发展,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宣讲就是要把全村的干劲激发出来。”刚到乐郎村,何扬就向干部群众宣讲中央省市县精准扶贫精神,两年来共开展宣讲120余次2000余人次。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制订年度发展规划200余份。组建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的叙永县绿乐种植专业合作社,使村内贫困户发展产业有了专门的“指路人”和“护航人”。

      通过开恳谈会、个别交心谈心等方式,何扬使村干部树立信心、摆正心态和位置、纠正错误认识,在稳定村干部队伍,提升村“两委”的公信力上取得良好效果。严格按照选举程序,圆满完成了“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组建了老中青结合、党员、群众、贫困户广泛参与的村“两委”班子和村社干部队伍;坚持开展“三会一课”,认真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学习中与村内党员一起讨论谋划全村发展大计。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一对一,抓项目,实施精准帮扶

      何扬对照贫困村“一低五有”脱贫标准,开展对标补短。硬化通村道路4.9公里;完成投资110万元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2万余元、连接尖山供水站主管道的人饮项目工程。履行矿渣收购协议,获得集体经济收入29200元。

      何扬告诉记者,按照“一超两不愁三有三保障”的贫困户脱贫标准,实施精准帮扶。

      在工作中,何扬与党组班子组织帮扶单位、镇、村干部结对帮扶,共1200余人次走访贫困户。还积极汇报争取,两级法院投入到户帮扶资金8万余元,帮扶、慰问资金17万余元,提供贫困学生助学金4.68万元。并依托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经营高山林下鸡和农家土猪,实现贫困户增收。为152户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292.5万元;为167户贫困户落实产业扶持周转金50.1万元;为206户贫困户落实到户项目资金56.6万元。发展农家乐,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联系企业为贫困户就业提供资讯和机会,使贫困户实现务工增收。落实移民搬迁政策,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25户109人,危房改造35户贫困户129人,全部完工并入住。

      解民忧,调纠纷,坚持为民服务

      坚持驻村工作,为群众办理村级事务2000余件次,提供招工信息30余条,提供法律咨询70余人次。到村开展法治教育、宣传8次1400余人次。修订和完善村内制度25项。完善党务村务公开内容,对村内重大事项如救灾扶贫资金使用、低保户评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进行定期公示。将村规民约浓缩为朗朗上口的“三字经”,打造“四好文化长廊”。积极主动处理村内矛盾纠纷,保障了村内稳定和扶贫工程项目顺利完工,没有造成信访事件。

      2016年底,乐郎村摘去了“贫困村”帽子,184户贫困户共725人按期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2%,在省委督查组的考核中获得好评。

      (叙永县委宣传部供图)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