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晒出绿色生活】让绿色扮靓巴渠大地 “十三五”期末达州森林覆盖率将达43.5%
  • 【晒出绿色生活】让绿色扮靓巴渠大地 “十三五”期末达州森林覆盖率将达43.5%

    时间:2017-08-16 19:44:03  来源:  作者:

    大寨子公园秋色

      四川新闻网达州8月16日讯(魏坤 记者 余开洋)“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绿色发展成为新常态下的主基调。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和对国情、省情、市情的研判,近年来,达州市委、市政府在2014年成功创建四川省森林城市的基础上,顺应民心期盼和时代主题,提出了开展绿化达州行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建成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

      全市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增长0.3个百分点,达到42.6%,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9%,到“十三五”期末,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3.5%,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确保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去年大竹县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殊誉,全市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效,一处处水墨达州画卷扮靓巴渠大地。

      据介绍,为确保绿化达州行动和创森创园工作有序有效开展,达州市及时科学制定了绿化达州行动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1+5”城市规划区重要山体和重点部位绿化规划,现委托省林科院加紧编制《达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主城区园林绿化体系、主城外围森林绿色屏障、连接城市进出主要绿色廊道和主要河流绿化体系,构建起独特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实现由见缝插绿向规划建绿的根本性转变。

    莲花湖湿地与凌波栈道

      加快城市绿化 全市新增城区绿化面积83万

      近两年,中心城区投资近亿元,新、改建城区绿化面积达20万,全力实施城市公(游)园、主要市政道路及城市通道绿化,深入推进莲花湖湿地公园、大寨子森林公园、鹿鼎寨公园、黄泥扁滨水公园、塔沱滨河湿地公园等城市节点绿化,城周10多万亩山林纳如重点公益林管理,实行禁伐、封育;万源市强力推进城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绿化工作,陆续启动了8个较大规模的绿化项目,新增公共绿地41.3万平方米,投入1713万元;大竹县实行政策补助,加快实施重点场镇、绿化示范村、乡村道路绿化,去冬以来,完成4个乡镇、10个示范村绿化建设,乡村道路绿化245公里;渠县突出生态滨江,着力打造黄花大道、马鞍山绿色生态公园、八山多彩生态公园和文峰山森林公园,全市新增城区绿化面积83万。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塔坨滨河湿地公园新姿

      绿化、旅游与扶贫相结合 建设美丽新村

      2016年以来,全市完成营造林39.4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4.93万亩,实施中幼龄林抚育13.3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0.76万亩。新增林业产业基地21万余亩。河流、公路等通道绿化1090.7公里。义务植树2291万株,参加人数546.6万人次,建立义务植树基地7个,面积2320亩 。

      将造林绿化与生态旅游景区打造、生态扶贫工程相结合,加快景区连接道路、旅游线路的绿化美化,提升景区档次,发展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加快山区脱贫攻坚。宣汉县在推进巴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同时,推进千亩有机生态茶园、万亩花海基地、十万亩药花产业观光带、十里甜柿长廊、百里绿色通道建设,打造“全域旅游”和中国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区;万源市持续推进黑宝山森林公园、八台山―龙潭河景区建设,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增收;开江县开展“我为贫困户种下‘摇钱树’”活动,重点发展“两棵树”产业,在永兴镇、新太乡、沙坝场乡新建16公里银杏长廊(1万亩采叶园),建设环宝石湖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渠县推进人谷生态旅游示范区、大坡岭国家森林公园及柏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515.36万亩公益林和73.23万亩国有林实施有效管护

      达州市层层签定以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地保护为主要考核内容的政府、部门双线责任书,把森林资源管理责任压到各级领导肩上、落实到基层及山头地块。严格公益林保护管理,探索商品林经营管理模式。完善全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把好征占用林地项目审批、工程监督及复查环节。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2557名。对全市515.36万亩集体生态公益林和73.23万亩国有林实施有效管护。积极推进林业综合执法改革,加大涉林违法犯罪查处,加大林业环保督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绿化体制改革,加快国有林场改革,21个国有林场主体改革任务提前完成。(图据达州市林业局)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