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施有华:不会享福的自强模范
  • 施有华:不会享福的自强模范

    时间:2019-03-15 22:53:39  来源:  作者:

    原标题:施有华:不会享福的自强模范

    、勤奋工作的施有华。张锦文摄

    在妻子杨燕眼里,施有华就是一个有福不会享、偏要找苦吃的人,放着麒麟城边一年出租房屋近10万元的生活不过,跑到荒郊野外办养猪场,右腿的假肢,一年要用坏两只。

    3岁时的一场车祸,让施有华失去了右腿,16岁便辍学在家。在残联和家人的关心帮助下,他安装了假肢,丢掉了拐杖,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他先是到理发店当学徒,学成后,在亲友的帮衬下开了自己的理发店。理发店生意还可以,养活自己没有问题,但更大的梦想又在他心里发芽。之后,他和妻子守过水果摊、做过服装生意、养过猪养过鸡、搞过水电安装,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和总结,最后决定搞生猪养殖。

    2009年,施有华举债35万元到麒麟区三宝街道陈家山居民小组承租了一个老养殖场,创办了曲靖市麒麟区绿康生态养猪厂。养猪厂占地30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配套建设了规范化消毒池、兽院室、配种室、污水处理池和猪舍,当年养殖能繁母猪150头,出栏仔猪2400多头,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实现利润60多万元。

    第二年,他扩大了养殖规模,但他沿用的是祖辈传下来的老办法养殖,技术跟不上、导致猪传染了蓝耳病,一夜之间损失400多头生猪、损失40多万元。吃一堑长一智,通过蓝耳病这件事,施有华以惨痛的代价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搞好生猪养殖,只靠个人执着努力是不够的,还要靠科学技术。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习科学养猪技术,走科学生态养殖之路。他积极参加畜牧部门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并取得了动物防疫员、兽医师资格证书,想方设法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习,参加各种培训讲座,积极与养殖大户和技术能手交流学习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出自己的一套有关能繁母猪防疫、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并大胆推广运用养殖新设备、新设施、新技术、新品种、新饲料、新兽药。

    2015年,他到麒麟区三宝街道何旗社区租地80多亩,投资450万元新建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的规范化养猪厂。2017年,绿康生态养猪厂被命名为麒麟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养猪技术培训示范点,并承担着多个养猪试验示范科技项目,施有华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技术“土专家”。2018年,养猪厂出栏仔猪5000多头、出栏商品生猪400多头,实现销售收入450余万元,实现利润90多万元,养殖规模在麒麟区名列前茅,也是名副其实的养殖大户。2013年、2018年,连续两届被评为曲靖市残疾人自强模范。

    施有华说,没有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没有爱心人士的帮助,他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他要用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养猪厂创办以来,施有华先后聘用了15名残疾职工,月薪都3000元以上,带动他们就近就业。赵永国是养猪厂的一名肢体残疾职工,2009年起就到养猪厂上班,妻子也是一名智残人员,在家带着两个孩子,在施有华帮助下养殖能繁母猪,生活条件逐步好转,两个孩子就学得到保障,长子已顺利完成学业,在福建的一家制药厂工作。

    为带动有养殖能力的残疾人和周边的群众开展养殖,施有华成立了养殖互助组,带动30户残疾人和20户群众开展养殖,在资金、技术、管理、仔猪、销售等方面给予帮扶,通过“养殖基地+残疾户”“养殖基地+养殖户”的“养殖+”造血模式,实现了基地、残疾户、养殖户互助共赢。牛贵宝就是互助组帮扶的一名残疾人养殖户,2018年的养殖规模达到出栏商品生猪200多头,实现利润30万多元,实现了脱贫致富。在基地的示范带动和施有华的帮助下,曾经在猪场打工的李树桥、陈冬生也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养殖场,养殖规模都达到了养殖生猪200多头以上,找到了致富门路。

    施有华不仅热心帮助有需要的人开展生猪养殖,还热心公益事业。2015年兴建养猪厂时,投入资金16万元打深井、扩道路,缓解了麒麟区三宝街道何旗社区大马场、小马场两个居民小组64户246人的饮水难、出行难。

    施有华发展不忘残疾人,致富不丢公益心的事迹得到了周边群众和各级部门的认可和赞誉,2011年,麒麟区绿康生态养猪厂被命名为麒麟区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2015年,被命名为云南省残疾人就业示范点。2013年、2018年,连续两届被评为曲靖市残疾人自强模范。(记者张锦文通讯员雷怀鸣)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