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走进玉溪通海】通海:家门口就能逛“湿地公园”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走进玉溪通海】通海:家门口就能逛“湿地公园”

    时间:2019-08-17 21:49:31  来源:  作者:

    杞麓湖风光 

    8月16日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之玉溪篇”的全媒体记者沿着星云湖离开江川县,来到了通海县的“母亲河”——杞麓湖。

    在杞麓湖北岸,背靠狮子山的纳古镇因杞麓湖的生态“治疗”让当地发生了蜕变。

    “以前湖边长满了水葫芦和水草,水质也很差。”通海县纳古镇副镇长张波说,随着2017年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的开工,纳古镇的小海湿地及湖滨带修复工程作为其子项目于2018年10月也随之开工建设。

    仅仅7个月,纳古镇的荒滩变成了生态屏障,生态屏障变为了湿地公园。

    杞麓湖风光

    荒滩变“生态屏障”

    走进杞麓湖小海湿地湖滨带,左边一片绿地红花、右边一条湛蓝色带,只一眼便深陷其中。

    “以前这里是一块低洼荒滩,一到雨季就会被水淹,还能闻到刺鼻的鱼腥味。”张波告诉记者,纳古镇小海湿地作为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三个次入口之一,其生态环境的优劣时刻影响着杞麓湖的生态。

    杞麓湖风光

    201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纳古小海湿地及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该项目总投资5219.51万元,用地面积216.76亩,其中鸟类栖息地105.15亩,湖滨带植被恢复74.86亩,人工净化湿地36.75亩。”张波说,工程内容主要涉及湖边的打捞入侵植物、污染底泥清淤、修建人工湿地、新建生态厕所、建造监测平台、栽种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等。

    “通过建设湿地公园恢复鸟类栖息地,在湖滨带恢复植被,建造人工自然型驳岸和人工净化湿地等方式,增强小海湿地的生态功能,构筑生态屏障。”张波说,今年5月,该工程顺利完工,加强了小海湿地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杞麓湖风光

    小海湿地及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消减、拦截入湖污染负荷、完善杞麓湖小海湿地整个湖滨带的生态功能,提高岸线的生物多样性,对游禽、涉禽类等水鸟的栖息地恢复及特种鱼类的繁殖地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可增加湖滨带的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种类多样性,减少外来入侵植被对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增强湖滨带的水土保持能力,明显改善湖滨带的生态景观。

    生态屏障变“湿地公园”

    “昨天从网上看到了小海湿地的推荐,一大早就从昆明出发,今天准备花一天的时间环杞麓湖。”一位来自重庆的刘女士告诉记者,重庆太热了,这边天气很好,刚好带着一家子过来这边避暑。“小海湿地可以看到漂亮的杞麓湖,还有生态湿地公园,打造的很不错,冬天计划再来这边看海鸥。”

    “自从今年湿地公园修建完成开放后,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张波说,等到今年冬季红嘴海鸥栖息在杞麓湖的时候,这里将会爆满。

    悠闲散步的市民

    据了解,小海湿地这道生态屏障建设是集湿地保护、旅游观光和生态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区域。

    “小海湿地的修建,不仅让游客有了新的旅游地,也让当地村民有了新的休闲地。”张波说,纳古镇群众见证了小海湿地公园的从无到有再到优,很多人在朋友圈里晒出公园里的栈道、景观、花朵,无不自豪的配文“这是我美丽的家乡”。

    “以前茶余饭后都没什么去处,杞麓湖水质也不好,很少来湖边。”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小海湿地公园建成后,杞麓湖水也变干净了,一家人吃完晚饭后基本上都会在公园走一走,比城里还好,出家门就有湿地公园可以逛了。

    杞麓湖湿地公园

    张波说,小海湿地的而建设给纳古镇和纳古群众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小海湿已经成为纳古群众日常打卡的‘网红地’,早上到公园跑步晨练,晚上散步跳广场等。”

    小海湿地的建设,让纳古镇的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工人正在灌溉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同时以纳古镇‘回族文明特色’为切入口发展乡村旅游。”张波说,规划在纳古镇建设美食一条街、民族传统刀艺等,构建一幅回族文化风情的特色旅游小镇画卷。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杨萍浦美玲贾云巍 党晓培 罗宗伟普建彬陈飞陆丹 王立 摄影报道

    点击进入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之玉溪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