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昌宁县:苗家山寨的“小虫”长大了
  • 昌宁县:苗家山寨的“小虫”长大了

    时间:2019-08-25 11:39:02  来源:  作者:

    原标题:昌宁县:苗家山寨的“小虫”长大了

    这几天,昌宁县勐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门口熙熙攘攘,前来预报早秋蚕养殖数量和准备养蚕物资的蚕农们脸上挂满了笑容。

    “这批夏蚕,我家养了2张,卖了4128元钱,随着雨季到来,桑叶会发得更好,今年养‘虫’收入应该在2万元以上。”长山村火皮地下村民小组村民熊世成兴奋地说。

    长山村是保山市苗族聚居第一大村和省级贫困村。全村辖24个村民小组912户4105人,苗族群众聚居的10个村民小组共340户1685人,其中苗族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82户670人。

    长期以来,因为诸多原因,长山村的开放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苗族群众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粗放,积弱积贫,条件恶劣,交通闭塞”成了这里的代名词。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长山村,也因此成为昌宁县典型的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曾几何时,村里没有一点钢筋混凝土,生产生活水平较低。农户家厨房内未洗的锅碗瓢盆、走廊上刚收的小个头玉米和拴在家门口的牲畜令许多外来人印象深刻。同样,发展什么产业,如何进行帮扶,群众是否适应新的劳作方式等等,都成了各级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5年,结合区域内气候、土地等资源情况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当地党委政府决定将投入较少、扶持较大、产出较快、效益明显的蚕桑产业作为主打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在扶贫、农业、民宗、林业等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当年,市县两级第一个蚕桑高产示范园区建设顺利落户长山村,覆盖了芒泥山、浪坝寨两个汉族村民小组和大平掌、鱼塘两个苗族村民小组,第一座标准化地蚕养殖大棚落户于长山村鱼塘村民小组的苗族群众王兴顺家。当年,在镇村干部和技术员的指导下,王兴顺家4亩蚕桑实现收入7800余元,比种植传统玉米收入翻番。在大户带动下,几年下来,当地的蚕桑产业规模发展越来越大,许多农户依托蚕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收入提高了,受益的群众都亲切地把蚕称之为“虫”。从2015年底开始,长山的群众把“小虫”挂在了嘴边,“‘养虫’是好产业”也成了当地群众的口头禅。长山村的蚕桑产业从无到有,逐年发展,目前全村已种植蚕桑5800亩,种植面积和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县第一。通过精准扶贫,2017年来,在上海的对口帮扶下,昌宁县每年共有600万元沪滇协作项目资金用于蚕桑产业发展,其中有500多万元用于长山村的蚕桑种植和地蚕大棚建设。

    发展蚕桑产业四年来,勐统镇党委政府在产业扶贫上主动作为,在集中规划上,坚持“严控零星分散、适度规模连片”的原则,抓好桑园种植地块的规划,以一定连片规模的农田作为主要种桑基地,标准化种植,科学管理;在发展效益上,引导农户对土地进行规范、有序流转,通过转包、承租等方式有偿转让给懂技术、善管理的养蚕能手,进一步提高种桑养蚕的效益;在科学管理上,规划做好桑园和其他农作物的隔离,避免其他作物在施肥、喷药过程中造成污染。同时,镇村两级制定每年种桑养蚕工作计划,要求把桑园地块落实到户,并逐组逐户登记造册,实现了产业发展的规范化管理。大面积推广建盖地蚕大棚养殖,在新植桑园、冬季桑园管理、病虫害统防统治、桑园套种、养蚕等环节,都适时召开现场动员会和培训会,让贫困群众掌握好各项产业发展技术。

    截至目前,长山村桑园面积已达5800亩,投产3830亩,实现产值353.6万元,长山村当之无愧地成了全县养蚕量、蚕茧产量、蚕农收入“第一村”。据了解,2018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养蚕118户,实现产值118.15万元,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杨军张建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