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扶贫催开幸福花
  • 扶贫催开幸福花

    时间:2019-10-15 19:36:29  来源:  作者:

    原标题:扶贫催开幸福花——环州村易地搬迁旧貌换新颜

    易地搬迁建砖房;及时清洁人居环境;不再乱扔垃圾;房前屋后还盛开着美丽的鲜花。这是武定县环州乡环州村委会环州大村彝族群众生活方式最明显的四个变化,也是武定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之前大部分群众不愿意搬迁建新房,屋内卫生条件差,通常在屋内生火取暖、做饭,吃住混用,屋内烟熏火燎、四壁脏黑,起居条件十分简陋。”环州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董莹介绍。

    改变基础薄弱村寨的陈旧落后观念是一个“硬骨头”,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挂包部门的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多次深入村组,挨家挨户宣传动员,但这里的彝族群众观念陈旧,不愿改变。

    面对困难,武定县实行县处级领导轮流驻乡镇靠前指挥脱贫攻坚工作制度、挂包部门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驻村制度、乡镇轮班制度,聚焦影响本辖区脱贫出列的突出问题,挨家挨户做工作、解难题,并建立每周工作交接清单,确保工作一轮接着一轮干,存在的问题克期清零。通过县、乡、村干部对村情民意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入组入户调查核实,耐心地做贫困群众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党组织和党员耐心细致地宣传发动下,环州村的428户彝族群众逐步转变了观念,同意搬迁建新房。党员干部、工作队员和帮扶干部趁势而为,全面强化易地搬迁项目建设实施时的跟踪和服务作用,终于在今6月底全面完成了搬迁入住的各项工作。

    房子建好了,室内卫生改善了,但还有块“硬骨头”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这里的村规民约不健全,群众共治共享观念和能力普遍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让群众新的生活方式固化为日常的自觉行动,武定县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全面加强对基层综合治理的领导,逐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规范群众日常行为,并同步建立“爱心超市”,鼓励和支持群众通过参加义务劳动、卫生保洁、村级公益事业、村级联防、矛盾纠纷调解、公共设施维护、参加会议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按照劳动次数、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等进行积分登记并兑现相应物资,引导群众走乡村善治之路。

    “房子由土坯房变成小洋房,屋里变得整洁了,庭院也干净了,户外的垃圾也不见了,群众的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现在的环州村不再是过去的环州村了!”在环州乡工作三年、亲眼见证环州村换了“新颜”的乡党委书记左有宏由衷为村民感到高兴。(赵梓惠)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