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云南红河:着眼志智“小”字诀 激发脱贫“大”能量
  • 云南红河:着眼志智“小”字诀 激发脱贫“大”能量

    时间:2019-10-15 19:37:18  来源:  作者: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坚持扶贫先扶志(智)、扶贫必扶志(智),最大限度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从小处着眼,在大处发力,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健全工作机制,以引导贫困群众自强自立、不等不靠,促进民风向善、村风向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思想基础。

    “小课堂”宣讲“大文化”

    金平县举行脱贫攻坚大会战干部作风大转变誓师立令资料图

    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宣讲进农家活动,建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实训示范基地196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221个、农民夜校221个,有序推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进农村、进群众,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

    蒙自市组建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开展送宣传、送文化、送健康、送卫生、送新风、送平安、送科技等“七送活动”,用群众身边人、身边事作启发,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做到广泛动员、共同攻坚。红河县按照场地、机构、队伍、制度、标识、台账、考核、教材“八有”标准,组建新时代脱贫攻坚讲习所。石屏县组建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战士、老文艺工作者组成的“五老宣讲团”,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小举措”营造“大氛围”

    印发《关于脱贫攻坚文化氛围营造实施方案》,在全州“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开展氛围营造,制发招贴画12万余份,制作宣传标语20万余条,广告牌5000余面,形成宣传热潮。紧紧抓住村寨文化特点,手绘墙体画1000余块,营造“一村一品”特色。面上通过媒体宣传、扶贫热线、微信公众号,点上通过农村广播、政策宣传栏、政策读物等方式,让群众知晓“脱贫攻坚”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营造家家户户感党恩的良好氛围。

    “小细则”带来“大变化”

    石屏县异龙镇阿希者村内处处张贴革除陋习的宣传标语资料图

    印发关于移风易俗革除陋习、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等相关指导意见,全州所有村委会认真修定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善治机构,将道德约束、法制教育、条款管理、舆论监督进行有机融合,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动革除陋习促脱贫,树立文明新风尚。蒙自市西北勒乡以“石头缝里刨穷根”的精神,坚决引水、修路、兴业、办学、安居、革陋习、强党建,2017年末全乡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94%降至0.9%。泸西县金马镇新坝村实施人居环境攻坚战,坚决治理“四堆”(土堆、粪堆、草堆、沙石堆)、“三乱”(垃圾乱倒、污水乱流、房屋乱建)、“三占”(占沟、占路、占林地),让“问题村”蜕变成“先进村”。元阳县在俄扎乡实施推行“一改二减三取消”措施,破除传统丧葬陈风陋习,平均每起丧事活动节约5万元以上,赢得群众点赞支持。

    “小馆室”发挥“大作用”

    印发《关于开展村史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州推行村史室建设“百千工程”,利用村内现有公共设施建设布置“村史室(墙)”,涵盖历史沿革、村庄概貌、发展综述、乡贤善举、荣誉展示、未来展望等“六个要素”,突出新旧对比反映村庄变迁,同时展示乡贤名人、先进模范、科技名人、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的事迹,集“存史、资政、育人”等功能于一体,让群众更加懂得美好生活是在党领导下取得的,潜移默化地让群众自觉感党恩、跟党走,见贤思齐、自力更生。目前全州建设村史室(墙)643个(面)。

    “小分队”带动“大整治”

    州政务服务管理局派驻白石寨村驻村工作队在田间地头调研资料图

    全州3518名驻村队员和乡镇村组干部以村为单位组成798支“小分队”“战斗队”,网格化包户包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抓村村清、户户清。在每个贫困村组建“巾帼连心志愿服务队”,发挥妇女在家庭中的独特作用,大力宣传扶贫政策,指导帮助群众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帮助贫困家庭革除陋习、转变生活方式。通过“小手拉大手”动员1800余名少年儿童引导家长及身边亲属改变陈规陋习、倡导自强新风。打造“示范引领”“爱心助困”志愿服务等品牌,因地制宜成立合作社发展花腰彝刺绣产业、妇字号特色产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妇女真正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力军”。

    “小超市”带来“大动力”

    绿春县牛孔镇牛巩村动力小站一角资料图

    在全州推广建设“动力小站(爱心超市、荣誉超市)”,将定点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社会捐赠、村集体收益等资源纳入超市统一管理,将群众政策知晓、环境卫生、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表现纳入积分管理、编入村规民约,再通过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方式兑换生活、生产物资,以正向激励引导群众转变树立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理念。同时强化督察督办,定期对各“动力小站”管理水平和受益群体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跟踪问效。目前,全州建成“动力小站(爱心超市、荣誉超市)”556个,有效促进和增强了贫困群众主动发展生产、移风易俗、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形成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共同参与脱贫攻坚,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云南省扶贫办供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