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充满传奇色彩的盘溪地下红色遗址
  • 充满传奇色彩的盘溪地下红色遗址

    时间:2019-10-19 18:40:34  来源:  作者:

    原标题:充满传奇色彩的盘溪地下交通站

    1948年2月,当人民解放战争的火焰燃遍全国各地之时,中共云南省委直接领导的华宁盘溪交通站成立了。在交通站建立一年多的时间里,圆满完成了省工委与弥勒西山游击队的联络和人员转送工作。在此基础上,华宁各族人民与国民党展开了英勇而顽强的斗争。这些闪耀在革命斗争中的历史,与全省、全市各族人民的斗争一样,在华宁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壮丽篇章,激励后人踏着他们的足迹继续前进。

    党组织地下秘密工作点

    盘溪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四周群山环抱,滇越铁路、华盘二级公路穿境而过,铁路北通昆明,南达河口,公路东连弥勒市境内213国道,是滇中经济区和滇南经济区的重要通道。作为滇越铁路上的一个大站,又是军事重镇,且距弥勒西山游击区仅20余公里,地点适中,联络方便,历来是兵家争夺之地。

    据华宁党史记载,解放战争时期,分管滇南地区工作的省工委委员张华俊与盘溪的段立九相识。20世纪30年代起,段立九历任盘溪临江镇、兴文镇文牍,家无田产,靠薪俸收入为生,多年来与党的工作人员亲密交往,受到影响,思想开明,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深孚众望,在上层人物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段立九的关系,在盘溪建立党的秘密联络站。随后,省工委决定将共产党员陈柏松(段亚华的未婚夫)、段亚华(段立九的女儿)派到盘溪共同建立联络站,直属省工委领导,负责省工委与朱家璧领导的弥勒西山游击队的联系,传递情报,转送省工委与滇南地区派往弥勒西山参加武装斗争的人员等任务。

    1948年2月,陈柏松、段亚华在昆明宣布结婚,后以度假复习功课、准备考留美公费生为名回到盘溪,并在家中建立起地下交通站。地下交通站成立后,先后与弥勒西山游击队和滇南党组织取得联系。盘溪的地下工作人员在交通站的领导下,运用各种方式传递省工委与弥勒西山游击队之间的情报、文件和材料,护送省工委和滇南工委派往西山游击区的工作人员共4批20余人,救治西山转送来的伤员1名,并在盘溪发展了大批民青成员和共产党员。盘溪地下交通站圆满完成省工委布置的任务,加强盘溪地下党的建设,领导当地群众开展反“三征”和游击武装斗争,为华宁的革命斗争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3年5月,交通站被华宁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定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后,一批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等相继前来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这对于“以史育人”,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都有莫大的推动作用。

    交通站亟须保护

    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记者来到华宁县盘溪镇东升街33号,参观盘溪地下交通站遗址。穿过狭窄的小路,打开一扇铁门,从铁门顺着巷道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普通的两层小楼,木质格子的门窗、铁栅栏、一侧已经倒塌的小楼、院子里满地枯枝败叶……与周围的现代楼房相比,这里显得破败不堪。然而,矗立在小楼巷道口处的一块“盘溪地下交通站遗址碑记”的牌子,又会让人对这幢小楼肃然起敬。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遗址,目前由盘溪镇文化站负责日常管理、接待来访参观等工作。

    记者走进这幢普通的小楼,一楼木板墙上分别张贴着华宁革命斗争史概述、盘溪地下交通站的建立及其工作,以及相关革命人物简介等宣传展板。盘溪镇宣传委员曹自娥介绍,以前这幢小楼是房主委托他人管理,后来到这里参观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人多了,盘溪文化站就将其收回管理。

    今年58岁的林丽芬家与地下交通站仅一墙之隔,早年林丽芬家一楼还有一扇小门直达交通站。林丽芬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的老人就住在交通站里,后来老人去世了,这扇小门就被锁了起来,再也没有打开过。近段时间以来,由于雨水较多,树叶落在瓦沟里排不出去,致使院子一侧的小楼也倒塌了。

    革命遗址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形象的革命历史教科书。据华宁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主任杨文桥介绍,华宁县共有革命遗址9处,盘溪地下交通站目前属于私人房产,修缮保护工作还不好开展。目前正在与房主进行协商,希望通过政府征收或私人捐献的方式获取房屋产权。对于该遗址的保护,应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展修缮保护工作,让遗址恢复原样,让历史焕发生机。与此同时,应保护和开发并重,盘溪镇的红色遗址除了地下交通站,还有磨沙塘小红山烈士陵园、盘溪二中校园内的玉溪书院,这几处红色遗址都位于滇越铁路附近,可以通过打造红色旅游专线,提升整体吸引力。

    红色遗址引领发展

    从地下交通站出来,漫步街头,此时正值盘溪柑橘上市季节,商贾云集,车水马龙,这让记者由衷地感受到昨天的奋斗与今天的幸福生活之间的因果关系。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文明程度如何提升,我们最不能忘却的,是那些在艰难的革命岁月里,先辈们为革命事业的大无畏奋斗精神。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历史翻开新的一页,盘溪镇迎来了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作为华宁县柑橘、柿子、冬早蔬菜的主产区,盘溪柑橘、冰糖橙、冬早蔬菜享誉省内外。其中,盘溪柑橘以“早熟优质”而闻名,目前种植面积达5.1万亩,2018年产量15.7万吨,产值4.3亿元,已发展为全县骨干经济产业之一;冬早蔬菜有豌豆、茄子、番茄、苦瓜、青苞谷、辣椒、洋葱、小香瓜等2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3.2万亩,2018年产量5305万公斤。2018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3262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5元,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居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

    下一步,盘溪镇将打造高原农业特色品牌,加快推进橘乡特色小镇建设,努力建成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特色风貌鲜明的新型城镇。(记者 黄思敏 蒋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